主申BA申请总结 最终去向CMU MISM
2017/6/2 16:57:14
从2016.11.15提交第一份申请到2017.4.21最后一所学校出结果,长达五个月漫长又有点煎熬的申请季终于结束了,作为一个想从事金融又最后决定学点tech的理工狗来说,拿到男神校CMU已经是意外之喜,拿到offer的那一刻更多的是如释重负,所有的纠结和焦虑在那一刻仿佛都有了意义。最开始天真的以为申请无非是准备一份精美的package那样简单粗暴,但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发现申请季其实是一场蜕变,会逼迫自己想很多超越吃糖醋排骨还是红烧排骨高度的问题,比如以后到底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不能简单类比,我不敢贸然在“以后要做什么”这样的问题上给出指导,只能分享一些关于申请的干货,一些自己曾经有过的纠结,曾经做错的事情,说一些不会错的大道理,希望能对师弟师妹有帮助。
1、为什么出国&选校
原因很简单——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曾经写出一张表,列出出国和国内读研的各种优点缺点,pros的原因总是相似的,但cons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最后发现对于出国我没有什么特别讨厌的地方,在这里也要感谢爸妈对我的无条件支持。因为考虑到投资回报,life style,生活环境等等因素,我一开始就是打算留美的(抽不到H1B也要工作三年再回来눈_눈),选校时主要考虑了项目的placement、地理位置以及项目时长,申请的每一个项目我都很心水,任性的选了Santa Clara这种“硅谷蓝翔”,也任性的没有申和我bg对应的保底校,全部是偏tech的STEM专业,在此安利一下今年的大热“Business Analytics”。选校之前一定要多做research,比如看看项目的侧重点,graduate student profile、linkedin等等,还有很多名校的小众项目,以免出现pyq同学晒offer时拍脑袋“哇居然还有这个项目”的尴尬情况…… 当然师弟师妹在选校时建议还是要慎重,不能过于任性,按照梯度选校,不然会像我一样到春节之前还没有一个offer…很焦虑,但是如果有的学校觉得录取之后也不会愿意去,那别申了,follow your heart!
2、G&T
大三暑假之前一定要把英语考出来,因为商科很多项目是rolling制,早申请会更有利,等到11月考出英语再申请可能项目已经没坑了,我就吃过这样的亏(伤心脸.jpg)。对于绝大部分项目,325和105(S23+)足够了,分数当然越高越好,但对申请的作用仅限于锦上添花,付出很多的精力刷分倒不如去刷GPA做实习搞科研或者polish申请文书更实惠。GRE比GMAT可申请的项目多,所以如果不是确定申请纯文商科,建议考GRE,准备GRE只有一条路,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另外我个人习惯十分钟内先答完填空和SE然后再回头做阅读。建议先准备GRE再准备托福,因为背完GRE单词之后,托福阅读和写作就都没问题啦!
(1)阅读:刷TPO,做题之后再把原文印出来仔细读读查查单词,托福阅读的topic很有限所以单词量其实也不大。小tips:一般含有最高级或很极端的词都不是正确选项。选同义词的题千万不要看原句,直接看单词和选项就把答案选出来,因为通常情况下所有的选项放到原句里都是语义通顺的。可以去小站托福搜一下2015-2017年的阅读词汇题汇总,考试之前临阵磨枪。最后一道六选三的题用排除法,常见的有细节错误,文章未提及,非主要point。
(2)听力:也是做TPO,然后读一读原文,尤其是lecture。我个人不喜欢听写感觉很浪费时间,因人而异啦,注意要经常听或者看剧嘻嘻保持一下状态。(安利一下this is us, the good fight)
(3)口语:做两套TPO之后就会发现托福口语题其实和高考
英语很像,都是有套路的,每道题都是固定的,所以可以自己总结一下六道听力题每一道的答题模版,小站论坛上应该也有,可以筛选一下借鉴过来。考试的时候前两道题语速不要太快,后面几道题注意控制时间防止有一些points明明听到了却没表达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