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转商科走过的错路 申请总结 [2017.03.10]
2017/3/14 10:36:18

大一就想好了如果不出国,我就直接工作。因此大一开始学托福,当时去了某东方。我觉得这是我做的第一件错事,当时出国搜索资料,从度娘了解到要考托福,GRE。对的……开始这条路的时候真的是小白。

这里希望学弟学妹切记!!!不要自己不对这个考试做研究做练习就去上所谓的补习班,没有任何用处。我觉得最简单粗暴考托福的办法,就是下载TPO软件,然后手机APP也装上TPO模考。这个在APPLE STORE以 TPO或TEOFL为关键词会出来很多,自己再挑选。词汇很重要,而且托福的词汇其实翻来覆去就是那些,会发现不断听到LAVA这类词,所以好好背词汇。

这里我个人问题就是,我不是那种看着单词就能背下来的人。我必须要在整个CONTEXT下去理解,去查单词,反反复复不断见面我才会知道这个单词什么意思。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托福整整从大一拖到大四才考到最后的107(和很多大牛相比很弱)。


但这个过程,我回头反思觉得是可以避免的。之前JHU的招生官跟我说过一句话,你想要考好一个语言考试,至少要三个月的时间来好好复习准备,我很认同。我仔细回想整个过程,我一直和托福纠缠不清,但实际上每次考试之前我最多用了半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完全浸在托福里面。如果把时间集结起来说不定能一步到位。我觉得集中的刷题,反思更正这个过程非常重要。


这里给一些我个人的TIPS: 


阅读要翻译,每次做完要把整个文章翻译一遍,长难句对谁都有难度,所以一定要一字一句翻译
阅读要反省错题,阅读有几种体型分类,细节题,选错题,长难句,句子插入,infer题。每一次归类自己错了什么题目,去翻译正确选项的意义,自己选错选项的意思。和文中定位的地方进行对比。一来二回就会明白到底是自己哪个地方理解错了,或者思路哪里错了。
听力重点是反复听,听透,跟读是很好的办法,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推荐在手机上下APP。

记得那段时间,每天在图书馆待到闭关,准备开小电动回宿舍,点开了音乐再默默关上,点开了TPO软件。那段时间真的很痛苦,边复述边哭……算是说出来激励下在这条路上拼搏的小伙伴,你的努力会回报给你的。

复述的重点就是,他说一句你跟着说,两个好处:

(1)发现自己的读音有没错,有的时候是自己对词音的印象是错的,所以听到的时候反应不过来,

(2)脑回路跟上他的速度,这样复述个10遍基本都背的下来了。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力会有明显提升。
听力的TIPS还有一个是学会听重点,记笔记。这里不是推销,我觉得模考班很有用,相对来说不贵,建议考生可以在考试前10天安排上完模考班。因为天天7点起床跑去考试,从考的晕死到习惯,对真正考试有帮助……然后考完题目之后老师点评这个过程可以短期内提高一点。当时怎么记笔记,听重点就是模考班老师教的。当然也可能是我积累到一定程度了。
口语我就不说了。但听公司的美国姐姐讲话,我觉得还是要越DRAMA越BITCH越好,正宗……
写作的话……我是一个语法特别特别烂的人,所以我觉得我的方法对大多数人不适用。但有几个准则,综合一定要码细节,哪怕把所有细节写上去都没事就是别出错。然后独立不要想什么高大上逻辑严谨的例子。除非是要考28-30的人,这个需要非常地道连贯。注意词汇多样性,语法不要出错,句子不要写太长(长出错的概率太大)。



托福的弯路到底为止,但不得不说出去交换对语言考试帮助很明显,我第一次上100就是去LSE暑期学校完,上107也是去DKU之后。

在这里顺便讲一下我对交换的看法,有用,开眼界学别的知识。我读完LSE的市场才发现自己对市场学的兴趣,DKU交换得到的收获的就更多了。但是交换是不是那么有用呢,我也不知道,因为我在CD上也看到很多被录取的大牛并没有交换经历。所以我个人认为,在申请中。

首先要BG过关,虽然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