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NUS MFE 小硕的 项目 感想 [2017.02.13]
2017/3/2 15:57:36

      又是一年莺飞草长,万物复苏,各校争先恐后发offer,学生货比三家做选择的季节,真心为各位已经拿到offer的童鞋感到高兴(笑脸)。两年前,我在ChaseDream论坛向许多热心前辈求了许多经验和帮助(笑脸),对我启发很大;现在正值研究生项目毕业之际,我也很乐意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项目(NUS MFE Program)的一些感受与体会(奋斗脸)。个人介绍:      201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某211,985高校信息科学院系,研究生就读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项目,预计今年年初毕业。研究生就读期间共有两段实习经历:首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风险管理研究所做了1年的part-timeresearch intern,后在一家美国宏观对冲基金做了3个月的full-timequant research intern。今年一月敲意外敲高兴地收到了公司的return offer(谢谢老板!我爱工作!工作使我快乐!),并于2月正式上班,主要工作是量化研(ban)究(zhuan)。关于课程设置:      关于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向来是众口难调,原因在于同届小盆友的本科背景不尽相同。NUS MFE项目共包含40学分的课程,许多前辈已经做了详尽且非常可观的介绍了(戳一下有惊喜哦亲: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244036-1-1.html)。总体来说,第一学期的课程以必修课为主,旨在打好基础;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的课程以选修课为主,帮助同学更好地明确自己今后具体的就业方向。学院老师非常重视同学们对项目的看法和感受,因此课程在近几年也在不断完善,例如2016级第一学期新设了C++ Programming课程,第二学期的练习中也加入了对Visual Basic的要求,这在之后的面试就业中都是十分有用的内容。      有一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并值得一提的是,NUS MFE项目在聘请老师上非常用心。曾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相比其它学科更靠近“学徒制”,原因在于它的实用性很强,不同的市场角度和解释往往会带来不同的做法和结果。这样看来,领进门的“师傅”就会显得重要起来。项目聘请的许多老师在业界有很好的声誉和丰富的市场经验,例如教授衍生品的Charles Brown老师,教授CurrentMarket的Lutfey Siddiqi老师. 以SirLutfey Siddiqi为例,课堂上他总会带着我们回顾最近的市场动态,并引导我们思考这样的变化究竟从哪里来,而这样发生下去又会走向哪里;在这样的市场下,不同的市场参与者会做出怎样反应,其中是否存在套利机会,是否存在风险,监管部门又会怎样施加影响。这样的示范和练习很好地告诉了我们看待金融市场/金融事件的角度有哪些,也展示了一种思考的逻辑顺序。      我个人认为,NUSMFE的课程设置还是很照顾不同本科背景的童鞋的,大家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来入门/深入学习。转专业的同学可能会经历一段“挣扎期”,要求自己的思考方式从原先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转变到金融学科的思考方式,但着实不必过度担心自己不能适应这样的转变。(笑脸)关于就业:      金融工程项目大多是就业导向的研究生项目,许多小盆友争先恐后地申请该项目也是看重了它应用性强、就业范围广的特点,希望通过1年半至2年的学习/训练,从嗷嗷待哺不知去处的小鸟,成长为多线撒网全都捕捞的吃货。因此,就业是申请者评价项目好坏的重要方面。我认为NUS MFE学院在这方面做得很用心,也取得了很好的就业数据。在我看来,有价值的研究生项目可能并不局限于教会学生必要的技术及本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许多从其它途径更难获得的实习/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学院老师会积极为学生从各个渠道争取不同的实习/就业机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向学院老师投递简历申请职位。文笔敲棒的Ivy老师还会为大家修改简历,而Ivy修改的简历也成为了许多同学找实习找工作时候觉得“终于能拿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Chas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