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欧洲 & 新加坡 & 美国混申 MKT & BA/MA 申请总结 [2020.11.04]

[日期:2020-11-05]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sophiachiffon [字体: ]

最近有很多朋友来问我关于申请的问题,经常在深夜一起吐槽申请实在太让人头秃,当代大学生实在是太难了,好在朋友们都觉得我给的建议很有帮助,帮他们想明白了很多关于选校还有其他申请的问题。我想着既然大家都觉得有用,那不如把这些话搬到 CD 上来,希望大家在申请的时候少踩坑,去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地方。

我的背景:本科 C9,绩点 3.4,托福 105,GMAT 720,申请欧洲和新加坡的时候实习有两段,申请美国的时候有三段。

欧洲 + 新加坡篇

因为我原本一直打算保研,所以丝毫没有准备关于出国申请的事情,直到老师大概 9 月份的时候突然和我说今年名额少了,我可能不能保研了,我才开始想自己要不要出国。写到这里觉得和好多大二大三就对自己未来有明确规划的同学比起来真的汗颜。后来想到自己实习的时候近乎于 007 的工作状态,我就在想如果自己本科毕业就开始工作,一直保持输出的状态,那脑子里的东西可能几年就压榨完了吧,虽然很多人说营销的工作经验更重要,但就我自己的实习经验来看并没有从工作中学到很多。如果最终一定要被压榨,起码应该多点可以压榨的东西,这样未来才能长远,所以决定了要留学。

做完决定之后就开始了标化考试(对,我就是连看一下目标校的要求分数都没有想到,就直接去考试了的,后来想想觉得不太对)。我 9 月初决定出国,然后就报了 9 月最近的一场托福,9 月 22 号在宁波考完回来就开始准备 GMAT,顺便在不想听的课上悄咪咪地选校。我选校特别不过大脑,因为当时身边的大家看 QS 排名比较多,所以我就看了 MKT 这个专业的 QS 排名,看到 HEC Paris 排第一,又看看了官网的课程设置挺吸引我,所以就定了这个学校。另外还选了 NUS 和南洋理工的 MKT 保底(因为我看到身边 profile 比我一般一些的同学录了,所以就觉得可以用来保个底)。

刚开始考 GMAT 的时候不太顺利,我一直觉得既然它要求的词汇量和托福差不多,那应该不用怎么准备就能考吧,事实证明我真的是太天真了。不过后来机缘巧合想到了找找网上的资源,然后按照资源学了一段时间。我觉得 GMAT 有一个很有用的学习方法是互相讲题,当时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在美国读书的小姐姐,我俩就每天互相讲题 45 分钟,我觉得对我帮助挺大的。12 月 13 号我考完了 GMAT,这个时候距离 HEC r2 1 月 7 号的 ddl 已经没有几天了。

然后就是准备文书、简历、推荐信这三大件。因为我舍友和我说有些老师一年只推荐几个学生,建议我先去找老师把坑占了,所以我就从推荐信开始准备,果不其然找完老师都让我先自己写。写推荐信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我平时写作惯用的表达方式就那几种,我觉得只要别人看我的材料就能看出这是同一个人写的。想了想申请 HEC 这么高冷的学校还是得把这些风险排除比较好,所以就开始查应该怎么写。又是机缘巧合被学长学姐推荐了一个很 nice 的大佬(最后聊天发现是半个学长),和我分析了好多写推荐信的技巧,包括怎么样一人分饰三角写出不同的感觉,怎么用三封推荐信展现我的不同方面但又同时传达出同样的信息等等。我就开开心心地拿着这些 tips 去实践了,然而我发现知易行难,要把这些想法用出来还是得需要很多很多的积淀,which 我没有,所以就顺利成章地找了这个大佬学长帮忙申请。

之后的事情就顺利好多(所以我觉得时间紧任务重,包括没有考虑很清楚的申请党还是应该找个人来领路一下,但是要注意中介排雷),学长帮我改了简历(这个简历在我 defer 的这半年帮了我很多,我所有想要的实习都在投完简历之后很快约了面试,事实证明一个好的英文简历真的很有价值),HEC 的 essay 是三篇,我和学长讨论了很多关于文章的构思和如何写出彩、写得符合项目特质这些问题,挖掘了很多我的经历,终于在 1 月 7 号压线提交了申请。然后 2 月 13 号的时候面试,过不了多久就收到了 offer. 因为有了 HEC 的申请经验,NUS 和 NTU 的申请就简单了很多,只是因为不同的学校要求的 essay 不太一样,所以要按照项目的特质写,简历和推荐信都是一样的。我看到过朋友们的中介好多都是一篇 PS 海投,个人觉得挺不好的,因为各个项目有自己的特质,有的要求也不一样,而且如果你的 essay 都是建立在对项目和学校整体的把握上,在之后面试的时候也更能知道怎么把对类似于“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这些问题答得更个人化出彩一些。最重要的是,按照项目来写 essay 是很重要地了解这个项目和学校的过程,让你能判断一下这个项目是不是真的适合你。NUS 的 ddl 是 1 月 15 号,NTU 是 1 月 31 号,重度拖延症患者本人都是踩点交的。Offer 来的顺序是 NUS HEC NTU.

美国篇

接下来要说的是我最想分享以及我觉得申请这一年我学到最多的部分了。申请欧洲和新加坡的时候,因为要写 essay 的关系,我和之前提到的学长有了比较多交流的机会,他和我分享了很多比如选校要看个人发展、学校适不适合你等等之类,不能只看排名,然而因为我那个时候比较固执,且觉得 reputation 真的很重要,所以没有听进去。还有就是我想着他会不会是想忽悠我多申一些学校好赚钱,所以还是有点防备。直到我拿到了梦校的 offer,我们有机会再聊起来,我才开始好好想他的建议合不合理。比如说 HEC 这个项目的课程设置适不适合我的职业发展,法国这个地方和 HEC 这个项目的风格和我性格匹不匹配,甚至是我个人发展这个阶段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虽然这些问题在我们忙碌的时候会显得过于空洞,仿佛没有价值,但我现在觉得这些才是申请时候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而不只是这个学校在国内的认可度怎么样,这个学校录取的 bar 高不高。

等慢热的我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就已经 3 月快结束了,所以我是今年 4 月份才又找学长开始帮忙申请美国的学校的,遗憾的是很多很好的项目已经过了 ddl 两个多月,不接受申请了,所以我可以选择的范围不是很多,最后申请了三个我觉得比较喜欢的学校 JHU WUSTL 和 Rochester.

申请的流程和之前类似不再赘述,只是这三个学校我申请的专业是 BA(具体项目/track 名称稍有不同,比如 marketing analytics/customer analytics),所以简历也相应调整了下。三所学校都超过了 ddl,尤其是 JHU, 没有真人面试,我把 Kira 面试也错过了,后来学长帮我 argue 了一下。总之结果是三个学校都录取了,都拿到了奖学金,JHU 还是半奖,我觉得很神奇。最后打算去 WUSTL 了,因为拿到 offer 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来不及准备签证,加上疫情的关系,所以就 defer 到了 2021 年。

拿到 offer 之后我和很多同学交流过想法,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有机会看懂了一点点申请这件事情。首先,很多同学申请的时候和原来的我一样真的过分看重学校排名,对学校和项目本身没有什么想法,就像我身边的同学都觉得我应该果断选 HEC,理由是排名太高太香了;其次,我觉得我们很容易就把申请看成是一个终点,很想要去一个大家都觉得好的项目,却很少想我们想通过这个项目变成什么样的人。我最后选 WUSTL 其实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觉得它能给我提供一个包容支持的环境,对我性格的发展和自我认知方面很有帮助,我觉得这是 HEC 给不了我的。最后就是我们太在意 bar 了,我好多同学对于 JHU WUSTL 的评价就是水,因为他们招的同学很多,录取的一些同学三维很一般等等,用学校、成绩来标签化评价人的做法有些草率,而且对于项目水不水更应该看课程设置、看上课的老师、看学校的调性适不适合,看我们能从这里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真正决定自己未来发展的不应该是这个学校或者身边的同学,校强我渣的体验我觉得很多人都有 orz. 我现在就乐颠颠地觉得 BA 项目我自己心里的排名第一是 MIT,第二就是 WUSTL,比如说 Duke 的 BA 不够硬核,UT Austin 和 Emory 的 BA 项目时间太短,我可能还没有适应研究生生活呢就一切都结束了,UCLA 课程设置不适合我这种数据分析小白,哥大这个学校整体的风格我觉得和我就不太匹配,WUSTL 的话项目时长 18 个月,教的内容很全面扎实,项目全部学完能学习到接近 10 种编程语言,具体学习的深度可以自己搭配课程决定,我觉得就很神仙。MIT 虽然对我来说太难了,但是稳坐第一宝座的原因是我觉得这个项目对于 BA 的理解比其他项目深刻和前卫好多。

第一次发帖很忐忑,碎碎念了好多东西,希望能给申请季的大家一点点帮助,希望大家都能拿到想要的 offer.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73266-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商学院Master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14-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