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超大龄 35 + 全职二胎妈妈 DIY 申请分享 in Foster & Rice & Carlson with $$$ [2019.03.29]

[日期:2019-04-19]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LIJUAN123 [字体: ]

背景分享

Top 4之一本硕,EE专业,500强外企+民企10年,GMAT 740,IBT 100/102,GPA 3.0(本)+3.8(研)。职务头衔从软件测试leader到临床应用顾问,到产品总监,战略合作总监,项目管理官。行业跨Healthcare-IT-Insurance,相对聚焦医疗IT领域。公司平均3年换一次。申请期间不在职8个月左右。

申请汇报

R1 in Foster, Rice, Carlson. Foster给了Forte Fellow 20000刀/年+州内学费(相当于75%奖),Rice全奖,保底的Carlson也全奖+MSBA。其余:Duke(waitlisted),Tepper(waitlisted),MIT(转Sloan fellow面后拒),Ross(无面拒)。

申请历程

1月考出GT(其中G是3战660-650-740,历经怀孕生子跨1年,后面T也没精力刷更高了),3月因家庭原因,再三纠结后辞职全职带1岁娃和学龄儿童。约5月参加了剑桥的Info Session,关于不在职大龄等等各种顾虑,AO一句“people peak at different times, 不在职也有各种原因很正常” 稍化解。7-8月开始选校,对Rice和Foster比较有好感,因为地理位置而且免州所得税,宜居!(加州学校一来奖学金少,二来成本高,加州夏天也蛮热,LA住过几个月没新鲜感,故没申请)。

8月开始梳理简历,联系推荐人,并赶Duke 9月初的EA,平时带娃没时间,周末全交给另一半自己泡咖啡厅发奋努力。

我并不是一个目标感特别明确的人,但是回想过去,凡是自己设想的下一步发展也都阴差阳错实现了,所以深深觉得目标和方向感很重要,因此十分正心诚意,想着借助申请商学院的过程,彻底的梳理自己,想明白自己内心想要什么。这也成为我最大的收获。8月中一个周末,为了杜克的25条,连续两天泡咖啡厅写出了4万字的回忆录,不断地反思,追溯,复盘,深度思考行业。当我再度回首,蓦然发现,点点滴滴经历一切都串成了线。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重要。而自己认为做得不够好的过去,其实也已很可圈可点。也想通了很多职场中的事情,个人觉得非常非常疗愈。

其实在生活中我平常也会跟朋友们说,商学院一个case也许就1-2周时间,可是你花了几年光阴在一份工作上,为什么不从中提取最大的收获呢。楼主回溯时会不断地问自己问题, 试着切换领导,大领导,乃至整个公司的角度去看同样一件事。也许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却可以改变我们对某些人和事的看法,不断去萃取营养。

话不多说,4万字写完后,我的定位,关键词,一下子非常清晰了,感到心十分安定,宠辱不惊。可能这就是找到了我是谁的感觉吧。这四万字也成为所有文书及面试资料的主要来源。我为自己提炼出了slogan,并且围绕着定位,大刀阔斧的改简历,终于把3页简历压缩到一页。完美!

当时将Duke视为梦校,因为感觉大气,国际化,合作气氛浓,非常喜欢。也因为自己对healthcare有很大passion,泡医院三年,并曾经自己创立公司做营养健康传播,而Duke在healthcare方面自不必说。我的25条,让我很感动,必须珍藏。另外一个Fuqua Community,也在请教了校友改进后,自觉十分满意了。

不得不说英语写作能力达到了极大提升!一字一句查Google百度确认自己的文法无误,再三提炼精简压缩。当然也要感谢自己4-7月间背新概念3大概40多篇,总算开始体验到了一点英语的文学性。

最后被Duke waitlisted,实话当时挺受伤的,但是也许就像初恋吧。分析下来败笔其实是在我的CG写的太杂乱,2个CG我居然写了4种选择,犯了大忌。我虽然比较open minded,也适合很多方向,但是作为资深申请人,必须体现出专注和成熟度。这是疏忽了的。

但,没有无用功。为梦校Duke吊着鸡血下写的Essay,始终是降维打击其他也不为过。我曾经在其中写了三段自己思考的问题,全是从回忆录思考中,针对大企业中创新挑战的思考,每个问题都是非常体现水平的。以至于后来Foster文书,直接摘来,甚至MIT著名的cover letter,我也剑走偏锋将大段篇幅给了这些问题,也博得了MIT的青睐拿了面试。

而为赶EA 面试,十一飞美国杜克校园,顺便走南访北去了德州西雅图密歇根等地campus visit,虽然度过了极度疲惫的一周(赶红眼航班差点丢了护照),但事实证明,对非顶级学校campus visit是十分加印象分的。

只不过campus visit后心凉了一半,很喜欢Ross氛围和杜克环境,Ross太冷,紧接着飞德州又太热,(德州的热不去真的体会不到),还有西雅图的贵(目测租房和托儿是杜克和Ross这种偏地方的两倍),都有点意兴阑珊。不过一路从校友,申请人,到连飞机上的人都聊,也是见闻多多,交了些很棒的朋友,老中青都有。密歇根的博士和商学院大楼空气中流动充满魔力的synergy,德州人的豪爽热情,西雅图这座城的高科技范儿,连同商学院的人体力学座椅,全都没得说。还在西雅图买了iPhone做纪念和致敬。

Foster的文,是回来后一天之内,踩着deadline下着时差,写的,当时自己都觉得不愿意回头多看,不过现在看,7天和不同老外聊得语感,还有直接讲故事也算另辟跷径吧。

楼主将来希望能够留美,不过半途被MIT的Sloan fellow诱惑了下,虽然去了知道很难留下大概率回国创业,也义无反顾。不过3进2的面试我也能fail,意料之外。回顾下,面试准备太糟,也错误做自己了,很多回答简直像脑子坏掉了,并且不顾对方的反应,太白目,忘记了面试是为了说服对方打消顾虑让对方心里频频说yes,不得不说是个教训。再者MIT Sloan fellow更多针对公司资助和培养的资深申请人,楼主一来当时不在职,二来在职场算比较有冲劲的先锋派,一直在大公司的创新孵化组织,虽然也是经历了很多挑战,但是毕竟从纯管理或者纯商业维度来说,欠缺些,(例如,带50人以上团队,我没带过,领导销售团队为公司创收XXXX,我也没有,所以,还是输的心甘情愿)。

但我始终很感谢自己尝试了这些梦校,因为自己激情在于healthcare和technology的交叉领域的创新,所以选校也考虑了这些特质的匹配和吸引力。这些学校就像镜子,哪怕是失败的初恋,也可以照见你内心会随着什么而动。都是认识自己,认识世面的好途径。最后的结果我也是很满足。MBA申请也有很多不确定性,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气质和特点。最后,还是要去尝试了才知道结合自己的目标,最适合哪所!

最后拿到Rice和Foster的offer,其实也是意料之外惊喜。虽然GMAT我有信心,但感觉其实学校都在挑合适的人,面试完也不见得有百分百把握。

鉴于年龄增加了风险和不确定,楼主坚定的持第一轮必须搞定的策略。八月参加MBA fair时在Rice的讲座上对AO的提问已经是对学校深度研究了后的表现,也留了一张简历写了跟进的信。campus visit临时去了Rice,写信再度约见,AO虽然在欧洲出差,也是很热情回信帮我安排对接。面试时遇到的二年级学长很nice,而且恰好做过多年项目经理,因此能聊得来,聊完意犹未尽感觉面试不充分,还写了邮件借着继续探讨项目管理,补充了几个工作中的例子,虽然没回信。但过些日子竟收到校友漂洋过海寄来的明信片说很开心和我聊,感谢我守到很晚在线面试,很被我对行业的激情打动,相信我一定会成功,保持联系云云。Rice的校友实在太好!

Foster的面试自我感觉很差,当时十分疲惫,也是本色出演。回头想想很戏剧性。面试官是career service的居然(真不愧是就业率第一的学校),比较资深和成熟,也完全不记笔记。同样是聊了很多工作职场自我认知,自己觉得受益匪浅。其中被问到你为什么离开IBM不继续做software engineer?我晕真不愧是Tech强项的商学院问出来的。问我弱项是什么,我坦白地说我认为只有同一特质正反面,我的优势根据Gallop Strength Finder是哪五项,相应的可能每个优势背面或者过度了就反而是弱项盲点。没想到面试官接着说那个测试我知道,你最bottom的五项是哪五项?我惊,还有bottom?他说对呀,我们学校都有专门给学生做这个测试。我说大概你们是专业版。。描述工作中的一些情境,也坦言了自己对于哈佛麦肯锡领导的看法,面试官也很能理解。对于我曾经组织过营养健康排毒活力营,觉得很有意思,问还有没有继续做。我也问了关于大龄国际生就业,面试官也勉励不容易,要努力,学校也会给到很多助力。感觉Foster非常务实。聊完自己连手机都拉那,回去拿遇到面试官正送下来。太不好意思了。哎!当时感觉面的太失败了,光想着为几天后的Sloan fellow面试吸取教训,连感谢信都没写。所以接到Foster的offer真是十分十分意外。(不过回想下,之前campus visit直接闯到AO办公室聊了后,回来有给AO写过很长一封跟进的信,表示自己对西雅图和Foster的喜欢,见闻和融入,澄清一点面谈中没说清的地方。虽然没回复,但翻出来看看也还是很不错的)

在选校纠结中,楼主接触了一些校友,也做了大量的调研,包括领英搜索校友,包括一一梳理目标职位,目标公司,衡量自己的技能水平。问了很多人,最后感想,每个人给的意见,每个人的经历分享,不要全盘接受,一定要blend一下,结合他自己的资源,自己的背景和立场,过滤还原一下再吸收用到自己身上。虽然纠结但是也是努力的纠结的,就当为后续求职打怪做个预热吧!

一点插曲:杜克的面试也给我后面几场面试打下了坚定基础。整理的面试资料,最后恍然领悟到其实自己关键词就那么几个,一切的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些,包括你的领导力,你的团队合作,其实都是围绕你的特质。杜克校园面试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些遗憾没有遇到healthcare背景的面试官或者校友,总想好好聊聊这方面。

Tepper面试完全是很。。奇葩。同样刚飞回来聊,英语太顺溜,可能给人感觉像背的, 距离结束还有八分钟就聊完了。面试官说你很会营销自己,我礼貌说谢谢。现在想想真是太不会捍卫自己了,应该不卑不亢地说因为我很了解自己,我身上pioneer的特质和你们学校很匹配,才会很被吸引申请你们的。也问了关于国际生就业,答形势严峻很难讲,需要两手准备。问关于自己大龄问题,面试官和颜悦色说其实这对于学校是好事,因为会带来丰富的经验。但是旋即又正色道“不过毕业后的工资待遇都是一视同仁”………

面试完感觉自己状态虽然蛮好,但是面试官都全场没有笑,而且感觉蛮讨厌我的。最后我也没有写跟进信。现在想想,也许去校园面试或者访问会增大很多概率吧。最后被waitlist,我也没有争取,现在好像依然是这个状态。据说,Tepper和Haas一样,对国际生没有半分奖学金。楼主想到这点十分不能接受,也自动放弃。

关于大龄

参加Info Session和MBA fair,先是傻傻问对方怎么看,后来很快发现,其实大龄就是个伪命题,你觉得这是个事,就是个事,你不当事,人家也不会当。不过,大龄一定不能轻率对待自己的过去,要提炼出你的优势和积累,体现出成熟度,怎么说呢,就算你有那个豪情壮志将过去归零去和28岁的青年才俊们一起竞争,招聘方看你也不是那么回事啊,还会嫌弃你呢!所以一定要定位好自己,积极梳理,将过去化为优势。每一年都有申请中的人,找到了Post MBA的dream job放弃出国读书的,扪心自问,是不是到了这个阶段,你能够运用自己的晶体智力,自己的睿识,经验,创造力,为自己运作,创造出下一步?一定要多画思维导图,开发自己本身有的资源,绝不要放弃思考盲目随大流,或者还秉着国内的包办思维,相信学校就是救命伞太湖水。

一路下来,每所学校都结识了很多很棒的人。自带光环,内心坚定,让我敬佩。无不是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同时又乐于给予和付出的人。除了接触到的几位Duke和MIT的优秀校友令我赞叹钦敬视为榜样,这其中,放弃S16甚至M7选择Rice和Foster的牛人也不乏。最后大家Post MBA归宿也都非常好。很感恩!

以上。真心希望能够帮到需要的人。谢谢。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44160-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北美MBA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13-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