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英港美 MIM/MSF混申 申请经验总结 [2018.05.07]

[日期:2018-12-13]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busyvera [字体: ]

从去年6月的第一次考GMAT,到半个月前拿到了最后一个ad,这场漫漫申请路总算是画上了句号。 
也算是走了一些弯路,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期。感谢CDer的陪伴和相助,也想和大家分享心路历程

【AD】

LSE Gmim (Decision)
IC ESB
HKUST MIMT
Brandeis MAIEF(1.5W)
JHU MSF

【定位】

对专业的选择,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要随大流。 

大部分的申请者都以是否量化作为课程质量的判断标准, 其实我觉得这是很有偏见的。

以我自己来看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我不喜欢量化,热门BA方向的对口职业对于我来说不太有吸引力,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与人交流和更多元的环境,因此我也没有申请任何的BA项目。 

我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咨询+VC,因此学校的名气和校友圈对我而言非常重要,另外也比较关注soft skill的培养,这也是我决定主申管理专业的原因,因为大部分的管理专业都会保证最后录取人数的diversity。

所以说我觉得需要好好考虑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方向,比如坚定留美,可以关注项目的就业率和所在城市的主要行业。 

【背景】

实话说我的背景其实不算特别出彩,这里我理解的出彩是指我的标化成绩和实习经历都不足以成为决定性优势,因此文书的准备是我申请的重点,也是花费时间最长的地方。

211财经,外语转管理专业(平级转),3.5+/4.0, T 109(24), 雅思7.5(6.5), GMAT 700(硬伤)

实习:咨询PTA为主

有一段交换经历

【过程+timeline】

GMAT -血泪史,我考了5次G,一直考到了去年12月份,这也是我整个申请中最失败的部分 

主要有这几方面的负面影响

1/浪费时间:因为需要准备考试基本无法兼顾实习,包括文书也没办法很花精力 
2/心态消极:实话说一次次没有考过的时候,真的特别崩溃,会不断的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能力完成这个考试,并且会让我觉得G低是会导致我申请会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我没有申请很多的冲刺学校, 也因为文书准备时间太匆忙赶了两个女神校的R1,在同一天被惨拒

语言 - 我托福雅思都有考,语言基础比较好,基本裸考一次过

雅思7月 准备了一周,刷了4本真题
托福9月 准备了十来天,做了TPO 

我自己觉得语言考试最好不要和G同时准备,因为备考的逻辑真的不太一样,准备时间多留一些会比较有底气 

申请-
R1- Duke LBS (10-11月)

这两个女神校在同一天拒了我= 

后来复盘原因大概有几个

1/R1竞争真的很激烈

之前听了前辈的建议(特别是LBS)说是越早申请越好,位置比较多,后来我觉得这真的要分情况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三维OK,实习充足,目标坚定,早申请肯定是没有错。但很多时候,因为自身条件没有特别出彩,比如三维没有高到成为绝对加分项,以及文书思路甚至都没理清,职业规划也没有好好research,这个时候赶R1其实胜算真的不太大,甚至会和很多海本竞争直接炮灰,越是bar比较高,又真的非常想去的梦校,个人建议是稍微晚一点点申请,先用中档次的学校试试水 

2/文书

不可否认我到申请的后面阶段翻看9月写的文书,简直惨不忍睹,很多经历没有展开写,回答也答非所问,亮点不突出,这对于管理学专业的申请算是非常致命了,这个也建议文书反复修改,最好找人提建议,自己的话很容易钻进死胡同 

3/三维

之所以把这个放到最后是因为我觉得三维一定是重要的,但是不是决定性因素,达到平均水平之后其实重在综合考量

如果还在准备的早起阶段,还有时间可以搏一搏,自然是越高越好 

包括我后来拿到录取的项目,我的标化成绩在所有人中(至少中国申请者)都非常不出彩,尤其是像LSE这样非常在意绩点的学校= = 

因此三维这个东西能高就高,也不需要过分强求

R2- HKUST/ JHU/Brandeis (12-1月)

这三个学校是有明确的截止日期,所以赶在1月中旬之前全部交掉

HKUST- MIMT(Offer)+YALE-GBS(wl)

诚然突然转向申请香港的项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想要去yale

MIMT这个项目比较在意international exposure,非常就业导向,申请需要PS+Skype面试,录取的Student pool质量都很高,ps中规中矩,面试的话我之前的帖子里面有写面经

总之就是整个过程我都很喜欢,面试我的Career service director给的建议都非常的中肯,也很关注我实习具体做了什么,感觉也是非常的港校务实风格

Yale-GBS 第二轮竞争真的激烈了很多,因为是第一年新项目,timeline也非常奇葩

和港科一起交申请,然后隔了快一个月收到申请链接,写两篇essay,录了video (1月)

又隔了大半个月收到Skype邀请,预约面试(2月),实话是这算是我整个申请面下来最莫名的一场, 虽然是我的梦校也真的准备了很多情怀向的内容 ,但是面试过程真的很不愉快,首先是面试前1分钟才收到skype申请,当时真的很紧张害怕记错时间,还写了邮件问是否有紧急联系方式 

面试开始过后全程无互动,就是很机械的把问题照念一遍, 也没有追问我任何东西, 到后来我都讲的很尴尬了, 也不知道她有没有认真在听,反正面下来感觉就特别不好, 最后收到wl也基本没觉得诧异, 但真的挺难过的, 毕竟是那个时候最想去的学校 

JHU-MSF (offer)这个项目应该是论坛里大家最熟悉的了, 我拿到过后其实也纠结了很久,
课程设置不量化, 但是不是硬伤, 怎么说, 本科如果就是金融会计, 那一定会觉得课程水, 但是如果本身商科背景一般, 其实这个课程设置也蛮合理的, 不至于让人压力特别大, 所以其实我也是比较喜欢的

申请的话,文书需要结合business+humanity mind, 其实也是情怀导向的,这个可以自由发挥啦 
,Kira的话我没有太认真准备, 看了一下论坛上的题目大概想了想思路, 其实题目已经蛮全面了,如果对口语不自信的同学还是建议多练一练,因为准备和说话时长比较短, 容易紧张 

项目评价, 其实我也有找学长学姐认真聊这个项目, 我自己感觉是项目本身设计没问题, 招生人数真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项目质量, 我自己是非常在意Student pool构成的人, 本科学校brand也不存在硬伤, 因此放弃了

个人感觉这个项目适合本科学校一般,需要靠JHU来通过简历关, 以及本身商科背景不太够又希望能够往金融方向转型的同学

Brandeis- MAIEF(offer)

我对这个项目的好感非常强烈, 一个是项目课程设置自由度很大非常扎实, 另一个是商学院faculty真的非常负责, 一直有保持联络, 给offer holder开网课熟悉学院, 以及联系ambassador (当然也是因为它给了奖学金= 总之就是很良心, 放弃的时候真的很舍不得,
回到申请, 需要写文书, 聊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就是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finance这个结合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帮助,感觉这个就是按照自己的规划写就好, 我甚至都没有写很多自己的实习经历, 主要都是在聊项目本身

然后是Kira,我自己感觉这个项目是比较看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我记得录制说话的时间比较长,另外我自己的金融和量化背景其实都不太好,GMAT也没达到所谓的720, 估计口语是很大的加成

Rolling- UCL/LSE/IC

UCL(WL)

这个项目就是文书+ video面试 

文书基本好好写都能够拿到面试通知, 面试可以提前准备,题目会在录制前给出来,说的时间也比较长,我感觉呢这个项目是真的非常偏好海外本的,录取标准真的很迷,本身是出于保底的心态申请的 毕竟UCL的管院和另外几所真的没什么比较的价值.. 不过最后给我WL说最晚8月出结果..真是气的想给他写封拒信

LSE GMIM(OFFER)-PS 无面试

拿到LSE offer的时候才认真标志我申请季的结束 

LSE可以申请两个项目,我一志愿gmim, 二志愿mim, 申请材料交完后一个月下Offer, 进度感人,

先说文书

Gmim的文书蛮独特的,要写三个小问题, 除了经典的why program/ your contribution之类的, 还要写对管理的看法, 感觉是真的需要对这门学科有一定自己的看法, 也比较看重international experience和diversity, 所以需要好好挖掘一下自己的独特点 

因为这篇文书完成已经是申请的后期了, 对项目的理解, 自己有什么优势, 以及职业规划等其实都清晰了很多, 也找了周围人(尤其是foreigner)给到一些建议, 我觉得这个真的挺有帮助

keynote:

1/每一段写在文书上的经历都需要再三思考, 这段经历, 我做了什么, 对我想突出的特点有什么样的帮助 

我觉得很多中国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所有活动实习堆砌在文章里面, 也没有一定的逻辑, 这样其实很不利于读者去感受你到底是想要突出什么样的特质

2/经历描写具体,不要用大词

3/尽量呈现出你的真实想法

有真情实感的文字和千篇一律的多个学校套用文书, 差别还是蛮大的, 对于自己想去的学校, 自己是怎样产生的想法, 在实习和学术的过程中有哪些体会和感悟, 我觉得这些都是无法复制并且能够展现出思想深度的

IC ESB(OFFER) -PS +kira IC是我最后申请的学校, 本身专业转到商科过后就不建议申请mgmt了 一方面是课程基本重合, 另外官方也建议non-business student apply,所以我申了ESB 

这个专业怎么说呢, 如果本身是金融、会计这样很hardcore的商科, 应该会觉得课程很水 ,不过我自己本身学管理的, 感觉课程还是很适合咨询的, 录取的学生中中国人是真的占了很大一部分 
,申请的话, 因为文书基本也比较成熟了, 实习也更新的差不多了, 就没有花太多时间, 主要说一下kira面试 

收到面试通知之后, 我大概准备了3天吧, 看CD上的面经(很全) 

IC ESB有固定的题型, 我觉得除了基本都会准备到的基本behavior question(就是故事啦)之外 ,需要着重看的是专业题目和写作题 

专业题目基本面经上都有啦, 简单过一下就可以了, 写作题时间非常紧张, 很实用, 主题包括如何去career service reachout,离职感谢信, 还有寻求校友refer等等, 多看看面经, 然后提前构思一下, 最好写出来, 临场发挥压力挺大的 

断网是可以用的, 写作题会刷新, 有6.7道题, 之后就会重复了

最后, 我觉得申请整个过程, 很大程度是对自己认知的不断刷新, 以及逼自己走出comfort zone, 认真倾听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包括选校选专业, 不同人的标准是很主观的 

很开心认识了很多厉害的小伙伴, 相互鼓励相互帮忙, 选校工作都获得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另外非常推荐去和项目在读者, 或者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详细的聊一聊, 项目是否符合自身的预期  
祝各位好运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23049-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商学院Master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14-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