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平衡-MBA申请启示录

[日期:2006-07-06]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XTriumph [字体: ]

Balance -- The way to the pea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当我回顾我近三年的申请之路时,这句话便最能表述我的所思所感。虽然没有申请到最顶级的学校,但这个申请过程却教会我to be initiative, to be tenacious, to be logical, and most importantly to be balanced。这些就是我所获得的“名”和“灵”。

先哲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我认为,申请和读MBA就是一个整体平衡的过程。 如果掌握里面的平衡之道,就能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你要平衡眼前之“一时”和未来之“万世”,你要平衡地利用自己的禀赋和外部条件。各个商学院的MBA项目在我看来就像一块块质量不同、特点各异的跳板,你需要借助这个跳板跳到更高的地方去。最后能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一方面,跳板本身的质量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站在跳板上的人。如果我们在登上跳板之前就清楚我们要跳的方向和高度,我们了解各跳板的特质,就会知道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跳板、在跳板上要面对哪个方向、用多大的力,和用那种方式起跳。如果你不清楚方向、选错了跳板、哪怕用再大的力,拥有再好的起跳技术,你也有可能到不了你想去的地方。如果你知道方向,清楚高度,选对跳板,接着你只要下足力气去跳就行了。所以我们要在准备申请学校的过程中去花些时间来探索我们想要达到的方向和高度,并且选对跳板,这样才能最大化商学院给我们带来的价值。

一、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探索

我曾记得有一次克林顿总统来华访问,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正处于公司规模急剧扩展时期,一时间公司的管理没有了头绪。于是他便问克林顿如何管理好美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的。克林顿的回答出人意料的简单“使命感”。我想这种使命感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就是长期目标吧。我还记得新加坡前总统李光耀在一次接受访谈中,曾说过:“人生紧张刺激,充满变数,有时让人振奋不已。人的一生是无法全盘计划好的。”可见他也有着自己的长期规划。可见一个长期目标对于一个人、一个组织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Michigan就业中心的一位资深人士也曾谈过,入学之前最好要确立我们的focus,那些入学前或入学后不久确立focus的人毕业后5年左右比那些没有确立focus的人普遍发展的更好。而那些没有找到focus的毕业生毕业后5年内频频跳槽,却总找不到自己满意的职业,同时也浪费了在公司晋升的机会。而这个focus就建立在我们的长期目标之上的。所以我觉得我们选择读MBA之前最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长期目标,然后再确立自己的短期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商学院提供的各类资源。

长期目标的寻找和确立是需要耐心和勇气的,如何来寻找呢?我觉得有一本书《From Good to Great》(《从优秀到卓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其中提到一个三环理论: 所有伟大的公司都对于以下三环交叉部分有着深刻的理解。1。你能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2。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3你对什么充满热情。把它用到个人身上就是:第一,你从事某种工作或事业与生俱来的天赋;第二,你从事工作有丰厚的报酬(不仅仅是金钱上的);第三,你对从事工作的充满热情。从这个理论出发,我认为我的长期目标应该是从事中国文化产业的投资。我来探讨一下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长期目标吧。首先,我觉得我对于别人的感觉有着很好的把握,有着很强的说服能力,所以应该从事与人最直接相关的工作;其次,文化产业是未来中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据估计到2010年,整个文化产业将占到中国GDP的5%。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化代表的是软竞争力,在未来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我从小就对文化充满了兴趣,特别是中华文化,这几年在旅游行业的经验更是让我对我们的文化叹为观止,兴奋不已。所以从商学院毕业之后的短期目标就应该是为某些涉足文化产业的投资机构工作,长期目标就是在中国设立投资机构专著与投资中国文化产业,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中华文化之光。

二、MBA的取舍之道

有很多职业人士认为不需要读MBA,甚至包括读完MBA的校友,他们的观点是MBA教育的结果是让他们做起事来循规蹈矩、谨小慎微,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灵活性、勇气和胆量。而MBA的支持者则说MBA帮助他们成功地转换职业、提供了更强大的交际圈、让他们的思维更具有逻辑性、使得他们的知识和技巧更系统化。我没有读过MBA,所以还没有发言权。基于我的长期目标――-创建自己的投资机构,我选择MBA我有以下三点思考:第一,因为我缺少本钱,没法开始我所理想的创业;第二,我暂时没有抛开一切的决心和勇气,和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第三,我没有强大的人际关系网和丰富的行业经验。综合这些因素,我认为MBA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条更“温和的道路”,一种取舍之间的平衡

三、选校的平衡之道

有些申请者在选校上面下的功夫不够,认为Top10都大同小异,Top10之后的就更没有什么讲究的。其实不然,选校是一件系关全局的大事,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跳板,你才更有可能取得眼前和将来的成功。我的经验告诉我,学校的选择首先会影响你录取机率,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学校会给你带来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就业选择。选校要考虑很多因素,我认为至少要平衡以下六个方面:学校招生的特点、学校的综合排名、学校的专业排名、学校就业特点、学校教学方式、学校的地理位置

1) 学校招生的特点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有申请的学校都录取自己,但实际上事与愿违。有些申请人排名更靠前的学校录取了,却被排名相对靠后的拒掉了。在各个学校的网页上申明的录取标准有点泛泛而谈,所以看起来大同小异,但实际上学校录取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标准。我们在申请之前有些条件是无法改变的,比如大学本科的专业和GPA、工作的行业和年限、工作的职责和头衔,我们可以努力提高的是GMAT、Toefl分数、Essays、面试,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录取概率。有的申请者认为,最后被录取永远是case by case,我不否认这个观点。但我认为选择大概率事件去尝试是一种基于理性的行为,我认为做事之前要多考虑客观理性的因素,做事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更好地利用我们的决心、毅力、勇气、灵活性、包容心等主观因素,这样才更有可能得到更好地结果。

每一所学校,特别是top的学校都有它自己的招生逻辑

比如有些学校录取的学生平均年龄会比另一些学校学生的平均年龄大1到2岁,比如说,Kellogg, Wharton, Tuck。他们认为更多的成就和更丰富的经验会有助于学生将来的成长。有些学校的学生会相对更年轻些,比如HBS, Stanford, Berkeley, Columbia等,他们认为年轻就意味着可塑性更强,毕业时就业的选择和范围更广。那么工作时间较长的申请者就应该试试Kellogg, Wharton, Tuck,而工作时间很短的就应该多试试后面那4所学校。

有的学校招某些行业的学生比例会大于其他行业,如NYU最大比例的申请人来自金融界。NYU把自己定位在一所毗邻华尔街的金融强校,那么他所招收的学生很大一部分要到华尔街或其他地区的金融界工作,那么他当然希望招以前有金融工作背景的学生,这样毕业时学生进入华尔街的比例才有可靠保障。

MIT和Berkeley招收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理工科背景。而且这两所学校对Innovation非常看重并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个可以从学校的Essays中就能感受到。学校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定位。MIT和Berkeley毕业的学生有很大一批会进入高科技领域,那么他们理所当然应该招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

而Harvard和Stanford的目标是培养那些能够改造和影响世界的人,所以你就不用奇怪他为什么会招一些出自名门的超级新星、或是权贵政要的子女亲属、或是某个行业的奇才怪杰(比如消防员或农场主),他们才是最有可能达到Harvard或Stanford所期待的目标。这些都是顺理成章之事!

每个学校的招生特点可以大致由以6个下途径获得:

  1. 学校官方网站公布的入学学生的数据,以及教授学生对招生的一些看法,比如Wharton有个Student to Student的论坛会谈到很多录取的因素;
  2. FT、BW、US News等发表的介绍商学院招生的文章,特别是BW有一个Admission Dean Q&A写的很好,可以看到每一任招办主任对于招生工作各个环节的介绍、新的情况和政策;
  3. CD上关于学校的讨论,很全面很深入,而且他们主要是从中国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所以对我们的参考价值很大。Accepted网站(www.accepted.com) 、Clearadmit网站(www.clearadmit.com) 、Chasedream网站以及一些其他MBA参考书籍所提供的信息。这两个网站邀请请了一些商学院的内部人士作为顾问,提供了很多商学院的Tips for admission。另外有一本很好的书,《How to Get into the Top MBA Programs》(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翻译版很不错) 上面很多学校的招办主任都发表了自己对于招收学生的看法。CD上也有了这本书最新版的下载。
  4. Essays的题目也能放映出这些学校喜欢招收学生的特点。拿Chicago今年Essay的题目举个例子。
    Essay 2: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500 words maximum)
    1. Describe the most challenging team environment in which you have been involved.
    2. Describe a time when you exhibited leadership skills even though you were not the designated leader.
    从这两篇我们就能看出学校希望看到申请人在困境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沟通、灵活的解决问题等素质。
  5. 学校的Info Sessions&Receptions上可以同招生委员会做面对面的交流,相信很多信息更直接、更权威。我本人参加过很多招办举行的招生说明会,但学校招办人员通常给的信息比较General,所以最好自己准备一些问题提问,最好能拿到招生委员会人员的名片,同他保持联系,获取第一手信息。
  6. 同校友和在读学生的交流。通过网络,特别是像CD这样的专业网络你就能接触到很多在读的学生和校友,同他们的交流你会获得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信息。

2) 学校的综合排名

我们来选择学校时可能首先就会看他的综合排名,它代表着这个学校的声望、地位和综合质量等。我所认同的选校逻辑是,首先选择综合排名属于同一梯队的,再去比较学校的专业排名、学校就业情况、学校教学方式、学校的研究水平、学校的地理位置。比如让我们先从就业角度来考虑,据我所了解的信息,各个行业内的世界顶级公司,特别是Investment Banking 和Consulting业内的顶级公司很少到Top10之外的学校去招聘。

但同一个学校在不同的排名杂志上的排名,有可能是大相径庭。所以我们不能只关注名次,我们更应该了解这些杂志的排名时所采用的方法。当我们 “知其所以然”后,我们才能正确解读这些排名的意义。当前最权威的排名杂志有三个。Financial Times(www.ft.com), Business Week(www.businessweek.com), 和USNews(www.usnews.com)。

Financial Time

FT是由著名的LONDON Daily在1999年创办,每年一月底发布,是唯一一个权威的在全球范围内对MBA项目进行排名,也就说将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的所有MBA进行比较。它通过对学校毕业3年的校友这两个群体进行详尽的访问和调查,根据20个客观和主观的指标,每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计算出一个数值,再进行排名。这20项指标和权重分别是(由于实效性问题,数据可能不准确)

  1. 毕业后三年的薪水20%;
  2. 薪水同MBA入学前相比上升的百分比 20%;
  3. 学校进行的研究(教授在主要专业杂志上发表刊物的水平)10%;
  4. 变换工作地点(既没有在自己国家也没有在授予MBA学位的国家)学生比例6%;
  5. 拥有PHD学位的教授百分比5%;
  6. 学校每年授予的PHD学位的数量5%;
  7. 国际学生的百分比4%;
  8. 国际教授的百分比4%;
  9. 校友毕业3年后在公司的职位级别3%;
  10. 毕业3年后年收入与MBA的开销的差值3%;
  11. 毕业3年后感到满意的校友的百分比3%;

其他9项的是毕业生毕业前3个月找到工作的百分比;教授中女性的百分比等。比重各是1%或2%。

这种方式的优势:1.40%的权重赋予两个客观的指标---毕业生的薪水状况,其他大部分的权重也是给予一些客观标准。由于调查的对象是3年的校友,他们能够从更好地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和回答MBA的价值和局限;3.FT调查的对象包括了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的MBA,这样做更能放映一个MBA项目在全球市场范围的价值。比如一个在北美杂志US News和BW排名很高的MBA项目可能在FT的排名要低很多,这说明它在欧洲的认可度可能不像它在北美那么高;4.FT参照World Bank所公布的地区购买力指数,考虑到地区的生活成本等因素来衡量薪水。

这种方式的劣势:1.每个指标的权重是人为设定的,这些权重是否真的反映这个指标在整个MBA项目中所占的比重,有待确认2.有些指标还是相对主观,拥有PHD学位的教授比例,比例高并不能反映学校整体教学研究能力高,特别是对一些好学校,因为一些学校喜欢邀请一些领域内的当时有名的职业人士,这些人士可能只有硕士学位。

US News

自从1990起,US News每年3月份会发布前50名学校的排名。排名是根据以下三大部分的指标赋予权重,计算出来得数值进行排名(由于实效性问题,数据可能不准确)

第一部份:学校的声誉共占40%的比例

  1. 商学院院长对于学校学术质量的评价和意见25%
  2. 招聘MBA的大公司对于提供的MBA的排名15%

第二部份:MBA毕业之后的职业表现共占35%

  1. 毕业时的平均薪水,包括奖金、补贴、福利等14%
  2. 毕业之前找到全职工作的学生比例7%
  3. 毕业之后三个月找到全职工作的学生比例 14%

第三部份:学生的挑选共占25%

  1. GMAT分数16%
  2. 本科GPA或是平均成绩7.5%
  3. 被录取比例15%

这种方式的优势:1.调查的指标比较客观,比如说薪水和GMAT成绩2.对于学校的声誉的主要评价是来在院长和公司雇主,这样会更加全面的放映学校的情况

这种方式的劣势:1.没有统计美国之外的就业市场,对于那些将来想去欧洲生活和发展的人,这些排名在欧洲市场并不一定适用;2.以上个指标绝大部分的数据是由学校提供,数据可以被微调,使得更加对自己有利。比如,美国大学学生的GPA通常比较高,而国际学生有些没有采用美国GPA的计算,这样就可以忽略不计那些大学本科成绩较低的国际学生就可以忽略不计;3.MBA毕业之后的表现占了35%,但这些数据也只能片面放映一些问题。由于纽约就业机会和所开出薪水比大部份其他地区的都要高一些,这样像NYU,Columbia等靠近纽约的商学院,他们的毕业生就有可能进入华尔街工作,拿着更高的薪水。因此相对而言,在第二部份的得分比其他商学院的得分就更高,但并不能说明他们就比其他顶尖商学院的学生毕业后有更好的职业表现。

Business Week

BW的排名是从1988年开始的, 每两年一次,十月份对外发布排名。BW的排名同前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它主要假设是商学院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他的主要两大“客户”的满意度:学生&雇主公司的满意度。所以这两大大部分的指标占了80-90%的权重。学术成就(比如专利和在商业杂志发表的文章)以及教授的质量占了剩余的比例(由于实效性问题,数据可能不准确)。

毕业生的满意度:大约有超过10,000份调查问卷随机地发给最近毕业的学生。在这个部分里今年毕业生的反馈占50%,上一年合上两年的反馈各占25%。

雇主公司的满意度:BW每年调查350以上的美国本土企业,这些大多是商学院的雇主。BW请他们给上学院进行排序。

为了得到综合排名,BW不是把几大部份的排名进行加权平均,而是根据这三大领域的排名在进行综合排名,不过他们更看重雇主公司的意见。

这种方式的优势:1了解商学院的两大主要服务对象对于学校的看法和评价是很有意义的。学生的评价与排名直接相关。而雇主的评价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这种方式的劣势:1相对来说学生的评价可能比较主观2这种排名忽略了很多客观的因素如GMAT分数、入学比例等。

综合这三个排名,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1.Harvard, Wharton, Stanford, MIT, Chicago, Columbia总是排在北美前十;2.Duke, Dartmouth, Michigan, Cornell, UCLA, Virginia, NYU, Berkeley, and Yale有时排在前十,有时十名之外。在通常意义上,这16所学校就是我们所说的美国TOP10,前七所就是所谓的Magic Seven,属于前十里面的第一梯队,后面这九所属于前十里面的第二梯队

3) 学校的专业排名

BW&US news对以下各个专业领域有一个排名,包括General Management, Finance, Market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Operations, Entrepreneurship, International Business等。BW和US news的 排名方法不同,BW是请雇主公司对各个商学院的MBA项目在不同专业领域内进行排名,而US news是请商学院的教职员工来给MBA项目排名。所以,我认为BW的参考价值更大,毕竟是雇主公司来招聘MBA的毕业生。

4) 学校的就业特点

看起来同一梯队里面的学校就业情况似乎很雷同,拿Top10为例,毕业生的最大就业还是在金融和咨询两个领域。但只要仔细一比较就会发现这些学校的就业还是有不同(可以看学校给出的就业数据)

  1. NYU, Columbia, Wharton, Chicago, UCLA进入金融领域的毕业生的比例要高于其他学校。前三所都在东海岸,特别是前两所,由于比邻华尔街,有着得天独厚的从事金融行业的优势
  2. Duke, Kellogg, Michigan, Yale, Cornell,的就业比较均匀地分布在金融、咨询和市场营销。这说明这些学校更适合还没有完全选择好自己的将来要从事地职业,因为学校能为毕业生在不同的行业都能提供机会。
  3. Tuck, Darden, MIT, Hass,似乎有更多比例的学生进入了咨询业,后两所学校由于其学校的强大的理工科背景,进入IT咨询业的更是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4. Harvard, Stanford 有更高的比例的毕业生毕业后选择了创业。在其他各行各业也是分布地很均匀。

所以那些想转换行业或职能的申请者,要多考虑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当然就业问题还是case by case,但选择大概率事件去做更有能成功。

5) 学校的教学方式

通常学校的授课方式有这四类,

Lectures:教授主要通过这种形式来解释和讨论某些理论和原理。学生的参与程度不是太高。Chicago就是出了名的以Lectures为主的学校。另外,Yale, UCLA 的Lectures的比例也很高。

Case-study:Harvard绝大部分的课程都是通过案例教学来教授的。学生课堂参与讨论的程度很高。这种方式对于教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教授必须能够引导学生的讨论围绕某个原理展开,学生要学会如何去说服别人。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太好的学生在上课时会有另外一个以case-study著称的学校就是Darden。Stanford, Berkeley, Cornell的案例教学占的比重也较大。

Group project: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会去承担某些公司或教授课题的研究工作。通常这些课题都是关于现实商业社会中发生的事情,所以学生能够获锻炼自己搜索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锻炼自己的teamwork skills。Kellogg的喜欢采用这种方式教学。

模拟商业教学:通常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模拟出市场和企业,让学生扮演企业的决策人员,在计算机或互联网上运营一个虚拟企业,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大部分的学校都是把这四种教学方式混合一起采用。我觉得我们选校时也应该把这个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我的建议是你最好观察一下你以前的行为,看看你最适合那种教学方式。拿我自己举个例子,由于我申请时参加了一个团队,我发现我非常喜欢团队合作的这种方式,一点都不枯燥,可以同他人做深入的探讨,从大家身上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能弥补本身的某些盲点,所以我更愿意Group project。同时我发现每当我有一个好的idea,我心底总有一股强烈的冲动去说服别人,那么case-study对于我来说也是很好的选择。所以我这次选择申请了Darden。

6) 学校的地理位置

学校的地理位置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不管是学校的文化,还是找internship和full-time job都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如果大家有从小城市到沿海大城市求学的经历,大家就更能理解位置的重要。我来到广州之后,发现广州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对于中部、西部和北部的重点高校的学生,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像广州这样的国际化大城市,集中了更多的著名企业、社会名流和各类组织机构,所以学生们有很多机会同企业管理人员、社会活动家、知名人士做面对面的交流,同时在校期间也会有更多的实习机会。这些活动都会对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至于北京和上海那就更不用说了。比如说在上海设立公司或办事处的世界500强的企业有400多家,这对于形成了浓烈的MBA氛围起了很大作用,所以不用奇怪为什么上海的MBA申请人和录取人占了中国大陆半壁江山。这些其实还只是我们看到的一部分。他们能够接受更前沿的信息,能够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去,而不仅局限在学业上,这对于他们的视野、灵活性、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技巧等软素质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美国的情况也是很类似,在Bay Area的高校UC Berkeley, Stanford, UCLA由于靠近硅谷――这个全球创业和科技创新最集中的城市,学生们的课程内容和毕业后的就业都受到很大影响。比如学生们可以更容易到硅谷去感受那里商业机遇、观察那里的商业模式。如果想毕业之后从事金融行业的申请人,可以多考虑在东海岸的一些商学院。在东海岸有两大金融中心,Chicago & New York,在这些城市里的商学院,像Chicago, Columbia, NYU,能吸引更多的金融界的顶级精英来学校担任客座教授或是演讲嘉宾。

考虑到以上6个因素,建议最好每一个梯队的学校挑选2-3所最适合自己的学校。通常因该把学校分为三大类来挑选1)超越自己各方面条件的学校,就是所谓的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学校,在这一大类里,我今年选了Harvard, Wharton来申请,2)同自己各方面条件比较基本持平的学校,就是我们应该花最大精力去申请的学校,我今年选了Michigan, Darden;3)录取几率比较大的学校,就是我们所说的“保底”学校,我今年选了Emory(但后来发现这是个错误的选择)

四、时间管理的平衡

这两三年在申请MBA过程让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时间永远是希缺资源。同很多读过MBA的职业精英们交流后,我也有这种感觉。我想随着我们的舞台越来越大,我们的时间就越希缺。所以如何学会管理好自己的希缺资源---时间,不管是对于申请还是将来的职业发展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有一个很大我想很多申请过的朋友都有一种感觉,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是到了最后到deadline前几天熬夜赶Essays。有一些朋友要同时考,最后没有一项结果让自己满意的。还有一些朋友由于没有安排好推荐信和大学本科的成绩单的邮寄工作,也是心急如焚。从2005到2006年,我连续申请了2次,第一次没有经验,在时间安排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第二次,尽管做了调整,但感觉时间管理上有很多提高的地方。总的来说有一个原则要平衡好各个环节时间。

想同时考GMAT,TOEFL和写Essays,时间上的分配更为重要。首先你要清楚的知道以上每件事情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样你才能合理的设定自己的申请进度。

  1. GMAT: 2个月到1年不等,
  2. 托福:2个月。
  3. 简历:大概2个礼拜
  4. 第一个学校的essays(从收集写作素材到成稿):通常都要2个月。
  5. 成绩单:前后大约2个月
  6. 推荐信:(从邀请到推荐人寄出推荐信)2个月左右。

同时这里面的时间分配有很多技巧。比如你是打算申请第一轮,通常大部分的TOP10的学校第一轮都是在十月下旬。1和2可以同时进行,而且最好在8月底之前完成。这样就能在后面的2个月里集中精力放在更重要的essays上面。3,4,5,6可以同时进行。但1,3最好不要同时进行,因为这两件事难度较大,需要focus&commitment。
我在这里想介绍一下两类时间管理技巧:

1.安排顺序

顺序问题同时也是战略问题。就像在战场上,指挥官有个战略规划,先攻打哪个阵地,后攻打哪个阵地,对于整个战局都是有影响的。GMAT和托福的时间管理技巧主要是指你复习的顺序,特别是GMAT的的复习很花时间,所以合理安排好作文、数学、阅读、逻辑和语法的复习顺序,就能有效地节省很多时间。在这里我就不再做详细探讨了,在CD的GMAT困境区有很多这方面的讨论,另外大家可以到GMAT困境区高分心经区看看我在2004年发的一篇帖子《平衡—GMAT启示录》,里面探讨了复习的顺序。而申请的每一个环节也有比较合理的顺序。第一步,拟出你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第二步,确定你的目标学校;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一个整体的定位;第三,按照这个定位,和学校的essays的题目进行素材收集;第四,编写Essays提纲,和申请人或在校学生讨论例子和结构是否合理,同时和要求本科院校寄成绩单;第五,集中写作阶段,同时写好Resume和邀请推荐人写推荐信,使得这三部分能够互相支持,保证传达信息重点突出,整体一致;第六,Proof Reading;第七寄出application package, 开始准备interview。

2.抓住重点

每一件事都有一个重点,只有抓住重点才能提高效率。申请如此,商学院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更是如此。通过和在校学生以及一些投资业的校友交流,我发现这是抓住重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校期间,每一个教学案例都是长篇累牍,动不动就是几十页要在一天甚至是一个晚上就完成,如果没有学会抓住重点,想要完成功课,基本是不可能的。从事投掷业的校友告诉我,他们每周工作80-100个小时,也就是说按照每周7天记,每天要工作12-15个小时,如果你没有区分好那些是重要的该做的,你的时间还会增加,甚至是无功而返。找到重点还不足够,要正真地围绕重点工作。要做好以下两点:第一,寻找专业书籍和资深人士迅速确认每一部分的重点;第二,更重要的,锻炼你的勇气,抛开无关大局的东西。这样的勇气会让你一生受益的。

以申请为例,如果确定要申请,那么这个时期内的重点就是申请。如果你还想在申请期间继续你工作上的上升趋势是很难的,除非你牺牲你的健康和家庭。为了申请,我不得不放弃公司里晋升的机会,因为我知道更高的职位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工作时间。我知道我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我看重健康和家庭,所以只要舍弃职业上的暂时发展。我始终相信一点大赌大赢,大舍大得。同样申请的每一个环节都有重点,比如初期选校的重点是结合自己的长期职业目标,Essay初期阶段重点是拟出整体定位,Essays素材阶段的重点是按照整体定位和学校的essay题目分类进行整理提纲,Essays的写作阶段的重点是围绕整体定位来说理、描述和举例。Interview的重点是传达出application package里面传达的信息。

五、申请中的平衡之道

我曾给很多商学院的招生委员会打过电话,所有的学校的招生委员都说他们看申请是look on the whole。我相信他们的确就是按照这个原则招生的。他们会在学术能力、领导力、团队技巧、成就和经验、社会活动等领域内分别作出一个评判,再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估,以此来确定,是给你admission/offers,据掉你还是给你waitlist。

如果你各方面都做得很outstanding,你应该就能够被理想的录取。但如果你在某个领域内有缺陷,你就得尽量去平衡这个缺陷。我的平衡逻辑是看在实质相同的领域内有没有东西可以平衡:比如,你大学的GPA较低,你最好能考一个相对较高的GMAT分数,或是之后有过进修并且取得很好的成绩。因为GPA实质放映的是你的学习能力,GMAT和后来的一些进修课同样可以放映。如果你毕业没多久,那么你在领导力和管理经验这样的的领域里就会受到一些怀疑,那么你需要找到一些好的例子,比如你大学担任过学生会干部,说明你的leadership。如果你毕业很多年了,有较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职位,那么学校会假定你不如年轻人活跃和精力充沛,那么你就要展示你的passion$initiative 对于某些学校来说你的可塑性就降低了,将来就业机会就要小一些,那么你就要通过你的essays来表现出你的open-minded和flexibility。如果你在这些我对此的理解是我们申请中的各个因素是否能够平衡。同样如果你是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他们有可能会认为你比较程序化、死板、那么在创新这个实质领域内你就得找一个好的实例来消除招生人员的顾虑。

在Clearadmit 和Accepted这两个网站里有关于各种类型的申请人的劣势分析,只要你掌握了这些劣势的本质,在努力通过GMAT, TOEFL, Resume, Essays, Interview, Rec去平衡它。让自己看起来在各个领域内基本没有缺陷,而且你还有几个领域内是outstanding,那么你在整个申请群体里面就很有竞争力了。

六、Resume, Essays, Rec and Interview

CD上的MBA申请人访谈录里面已经谈了,很多有用的相关技巧。我这里只想谈谈如何来进行整体定位,和互相支持。在下一个帖子里我会用我的application package。来说明这几部分的整体逻辑。

附件一:

  • TOEFL:613(TWE 5.0)
  • GMAT:760 (AWA 4.0)
  • GPA:2.6/Undergraduate
  • 教育背景:中南大学英语专业
  • 行业背景:Marketing in Tourism
  • 工作时间:5 年
  • 申请学校:Harvard(R2), Wharton(R2), Michigan(R2), Darden(R2), Emory(R2)
  • 被录取学校:Michigan, Darden(waitlist)

参考书目和资料:

  1. 各商学院的官方网站
  2. www.chasedream.com
  3. www.businessweek.com
  4. www.ft.com
  5. www.usnews.com
  6. www.accepted.com
  7. www.clearadmit.com
  8. <How to get into Top MBA Programs>
  9. <Getting the MBA Admission Edge@The MBA site>
  10. <对话MBA>

下载:《平衡-MBA申请启示录》word版 (83K)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179806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北美MBA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list.asp?boardid=13

打印 | 录入:Zeros
相关文章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