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In Carlson 申请路上风风雨雨,给非typical背景同学的一些总结

[日期:2015-04-08]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lixiangrjxy [字体: ]

2015年4月4日,最终确认接受了UMN Carlson的Offer(也是仅有的一个Offer),历时一年半的申请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Carlson 也很给力地在最新一期排名中重返Top 30,所以在今后的两年当中我也希望能够帮助Carlson再稍微提高一点点,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路走来,风风雨雨,有一些经验,更有很多宝贵的教训。在CD得到了很多帮助,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拿到了一个意料之中的Offer,也在很多关键决策没有做好导致失去了几个机会。我愿意把所有的经历分享出来,避免后来的兄弟姐妹走同样的弯路。如果能够帮到哪怕是一位同学,也算是实现了一点点价值。

这篇文章基本上以时间为序,先介绍下主要结构,如果读者觉得不能帮到你的话,可以直接忽略了,节约宝贵的时间去获取真正有用的知识吧J。

Timeline:

BG:CS专业,985本硕,七年IT开发和管理经验(同一家公司,F500非IT公司的IT部门),G740,T93 (是的,你没有看错),CGProduct Manager。

13年9月-14年7月GMAT(620,680,740)

14年5月-15年1月TOEFL(5次,最低91,最高93) (IELTS 6.5)

14年7月-14年12月各种InfoSession,Round Table

15年1月-15年2月申请Darden,Yale,Marshall,Carlson,Foster,Merage(面试邀请Carlson/Foster/Merage,实际面试Carlson/Foster, OfferCarlson)

下面根据timeline展开阐述了,如果读者仅关心其中某一部分的话,请直接跳到相应部分。

我上大学之后英语没怎么学。工作后在一家美国公司,英文使用不算太多,但也一直在用,属于那种不上不下的水平。12年参加过CD的两次活动,对MBA有了一点点认识。看了一下GMAT的书,立马放弃了。。13年的时候重新考虑MBA的问题,也是抱着能够有个学校录取就好了的想法开始的。我认识的MBA真的很少,当时只有一个前同事在50左右的一所学校。也是她告诉我CD的存在,我重新在CD上查阅各种帖子,寻找各种有用的资源。于是我把第一阶段的工作定位到了考GMAT。

GMAT

应该说是13年的国庆假期正式开始准备,第一次考试是在14年1月。当时对于整个申请流程并不熟悉,还幻想着考出来一个成绩,申请一下R3的学校,14年秋季就可以走了的。现在提醒一下刚刚准备的朋友,EarlyRound,R1,R2才是我们国际生要争取的,R3跟我们基本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准备趁早,申请也要趁早。

第一次做OG13的模拟,大概花了两个小时做完了Verbal,好像是22-25分的样子,然后总分当时估计也就600上下。所以我很低调地制定了一个复习三个月再考试的计划。三个月时间每周大概有四五天复习,两小时到四小时不等,以OG为主,做完一遍题目再对照各种答案复习错题。1月份上考场,620,铩羽而归。

悲催的是,我报了另一个与申请无关的认证考试,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完全浪费在了那项考试上。这里的第一个教训就是准备MBA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掺杂无用的东西。

四月份开始准备第二次考试,大概花了一个月时间,将OG过了一遍,PREP过了一遍。出来成绩680,感觉也还将就,应该能够申请到一个学校了。可是觉得还有上升的空间,能够考得更好,于是下定决心进行第三次考试。

接下来的一个月多月里面,每天三四个小时的复习,OG,天山24套,PREP基本都过了一遍。对的题目觉得自己知道了就不再看了,如果没有搞太明白就继续研究,google,baidu轮番使用,CD,gmatclub上面找前人的答案解析,7月中终于拿到了740分的成绩,果断进入下一阶段。

关于GMAT我也说一下机经的用法。最后一次考试我觉得发挥很差,提交之前认为自己也就是能有620了,结果却得了做prep都没有到过的高分,不得不说机经帮了我很大的忙。我在看机经的过程中,所有的阅读、逻辑都过了一遍,语法本来就少,看了也没什么用,数学看到机经的题目做了一部分。在实际的考试中,阅读基本没看原文(因为我速度慢,基础差,时间来不及了),大概知道是哪篇之后,就去看题目,根据题目到原文里面找答案,再找出相对应的选项。这大概是我GMAT考试最大的诀窍

TOEFL(IELTS,还有PTE)

14年5月,先尝试性的考了一次托福,91分,觉得还不错,挺简单,好好复习一下肯定能够过百。然后9月份为了赶在第一轮之前出成绩,去国外考了一次,随后又东奔西走于全国各地,最高分也只有93。万般无奈下,复习了一个多月尝试了把雅思,也是6.5。PTE资料极少,有幸看了一下OG,感觉确实很难,最后没有尝试。

所以呢,这一部分只能总结一些教训:

教训1. 语言考试考的真的是水平,不是技巧。总结各阶段的复习,我一直把重点放在了技巧上,因为总想一下获得提高。每一次的考试,都是不到一个月的复习时间。虽然要求只是上百,可是却也最终没有达到。如果从一开始就稳扎稳打把基础打好,或许11月或者12月就能够上百了。

教训2. 个人感觉雅思确实比托福简单。雅思非常像我们高中时期的英语考试,对于我来说确实是更加容易上手一些。但毕竟也是语言考试,一样是基础最重要。

教训3. 不是每一个要求100的学校真的要100+才可以申请的,有很多学校都有一些灵活的掌握。正如大家常常提到的,MBA申请看的是whole package,这里不好,或许别的地方能够补上。我太多精力花在考试上了,其实应该及早停止考试,以现有的成绩进行申请。申请材料准备更充分一些,或许会多几个offer了(申请环节进行进一步阐述)

Info Session/Round Table

这部分功课我觉得对于一个不太了解MBA的人来说,应该及早去做。很多typical背景的申请者,由于身边有很多MBA的同事,朋友,前同事,在校生,校友,所以他们能够了解各个学校的信息,能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与哪个学校最fit。可是对于我,几乎是一无所知。在申请初期,我只知道HBS是最好的,Stanford创业最牛,Haas(以前去过几次)学校我很喜欢,Kellogg在西北大学,我喜欢这个名字。这些信息完全不足够我们选择学校(当然,如果你是大牛,非HBSStanford不去,那么这也足够了)。

于是我听从了一位在读MBA朋友给我的建议,报名了CD的workshop(不是广告,大家也可以报别的。因为我只知道CD,又在CD获得了很多帮助,所以CD是我的唯一选项)。于是后面跟小伙伴们游走于各个infosession,或者上各种不同的课,还有CD组织的一些round table。我觉得round table帮助确实很大,我参加了Johnson和Darden各一次Round Table,与AO进行直接对话。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在之后的email过程中能够有话可说,然后也增加在她们面前曝光的几率,加深印象。一来二去,你会成为一个strongcandidate。

Info session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可是更多的时候应该是展示自我的过程。去之前要做足功课,在infosession的过程中与AO,与校友,要尽可能的交流,之后也不要忘了感谢信。虽然最后你不见得去这个学校,可是说不定在今后你们也会产生某种关联,谁知道呢:)

申请

首先讲一下学校的选择。我选择学校大概有三个原则(这里多说几句废话,我决定读MBA或许也并非真的是为了自己的career change,更多的考虑是生活环境的改变,所以原则可能并不适合每一个同学):1.适合生活的小城市,自然风光要好,气候要好。最初确定的Darden,Johnson都是这种情况。2. Career Fitness,主要是考虑到我的背景,以及学校的背景,比较有把握的学校。Carlson,Merage属于这一类。3.当前成绩有资格申请(还是归功于可怜的T)Yale,Foster(与AO确认过),Marshall,Broad(与AO确认过),UIUC属于第三类。

申请的第一步是写essay,而essay不可避免的问题是Career Goal。如果你已经有一个明确的CG,那真是万幸;如果没有,一定要想方设法与自己身边的各种人聊,尽量早的把自己的CG挖掘出来。我是到了12月末才确定了CG,剩下些essay的时间已经很少很少了。Essay,应付考试,追deadline,全赶在一起,导致自己相当的被动。

说到这里,我觉得最好的战术应该是在R1的时候尽管成绩不ready,也力所能及地申请一所到两所学校,能够走一下整个过程,这样在R2的时候可以更多的知道应该如何改进。我在R1完全放弃了,所以导致R2的时候CG和essay花了好多时间,错过了Johnson,Yale也是给人送钱的节奏。

下面逐一讲一下各个学校的一些得失吧,或许对后来人会更有帮助。都是一家之言,仅代表我对学校的个人偏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隐掉这一部分,不喜勿看,不喜勿拍。

如果你看到了这一部分,说明你是想要多了解一些经验。再次声明,这里都是一家之言,每个人对学校都有自己的偏爱,所以请不要因为我的言论改变你对学校的看法,我只是在阐述自己的一些感受罢了

Darden:

Darden是我理想中的学校:小城市,但又不偏远;四季分明,景色宜人;学校是杰弗逊总统所建,有理想,有底蕴;全Case教学;校友超级nice,参加了三次活动,每一次都让我觉得我属于这里。虽然传说中Darden都是学霸,虽然传说中Darden对T要求非常高,我还是将Darden作为我的第一选择。即便是付出再多,只要有offer,我也会义无反顾地去这里。

为了Darden我在提交申请后又考了一次雅思,就是前面提到的那次6.5。说实在的这次复习时间真的不多,因为被一个又一个的deadline压着。

Rita是给我帮助最多的AO,之前说过,Round Table我参加了一次,之前和之后都与Rita见过一次面,所以三次见面,加上后来的email,让她一直能够知道我的存在。在后面提交申请后,她帮我保留资格等待我的雅思成绩。雅思成绩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2月份了,我把成绩发给她,她又说让我写email描述下我学习英语的经历,她作为commitment放在我的申请package里面;由于我又花了两三天时间写了一篇相当于additional essay的email,可是最终还是没有拿到面试。我觉得,如果T足够高拿到面试,80%会in了。

毕竟在一个学霸学校,在一个case教学为主的学校,语言是相当重要的。我知道我的差距,没有面试也是意料之中,可是这也不能减少我对Darden的热爱,希望今后有一天,还是能与Darden产生某种关系。至少,现在我还认识几个很友好的校友:)

Yale:

Yale真的是因为不要T才申请的(因为是黑人区,考虑家人安全不太想去)。可是不要以为这就意味着万事大吉,Yale会要求提交vedio essay,一点不比T的口语考试简单。我认为我的vedio essay确实做得也够烂。更重要的经验是,之前的essay。

因为英语水平有限,我的每一篇essay都找native speaker改过。然而Yale因为deadline与Darden非常近,最后native speaker没有来得及给我最终稿件。当时我真的是抓狂啊,赶紧taobao找了文书代写机构,最终的结论是,千万不要相信taobao上那些人,不管他们怎么保证,改出来的也还是垃圾!好评全都是靠他们自己的一套机制刷出来的。他们要求我在修改前先付一半款,给好评;改完给我最终稿之前再付一半款,给好评,结果我这一篇垃圾文章给了他们两个好评!!

于是,仓促拿了Darden的文章交了Yale,结果是直接Ding了。本来觉得50%给offer的可能的,就这样被Ding了。

Johnson

与Darden非常类似,这是我投入经历第二多的学校,与AO校友都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可是因为Deadline太近了,essay真的没法写完了,于是放弃了Johnson而申请了Yale。

Foster

应该是在Yale的deadline之后,我才询问Foster我的成绩是不是可以申请,最后AO说让我试试,结果还真的给了我面试。

面试之前我与校友通过email,也聊过天,还是很喜欢这个学校的,因为也符合我的要求(适合生活,然后又是IT重镇,Product Manager去Amazon顺理成章),所以也还是用心准备了的。

面试是在北京,与Sarah的face to face。这是我第一次面试,之前也没有过rehearsal,不过感觉整个过程还算挺顺利,问题比较常规,但都多少有些不同。比如Sarah问到我认为我的superior最不好的地方是什么。如果多几次rehearsal可能这种问题大家都会准备到吧。

最终还是没有offer,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写信问Sarah也没有回。。

这里的一个教训还是关于成绩,在成绩没ready的时候还是应该早早申请。Foster是R3了,我想如果R1或者R2申请,或许我就能够in了。毕竟Foster不会缺像我这种背景的IT想做PM的人。

BROAD

Supply Chain牛校,名气不大,就业还不错,成绩要求不高,所以这个在最早的时候被我当作TargetSchool之一。T也要求100,AO给我答复能够够MSU的线我就可以试一下(毕竟G比他们学校搞出好多)。如果放在第一轮试一下或许会有个offer,在第二轮时间这么紧张的情况下,只好放弃了。

Marshall

官方要求T90,于是申了。Email联系了很多校友,写了一篇自认为不错的essay,结果到目前一点消息都没有(难道我的材料被他们漏掉了?Ding都不给一个)

Info Session也没有见到,coffeechat也没有听说,AO也没动静,不知道什么情况。反正也是黑人区的学校,又不太喜欢LA这个城市,所以不去也罢。

UIUC

T要求最低的学校了吧?鉴于MBA排名较低,而且时间跟其他几个学校冲突,最终还是放弃了。

Carlson

一直被我当作给offer可能性最大的学校来准备的。T90就OK,G不算太高;Twin Cities据说是米国第六大城市,靠北,人口少,生活成本低;F500有很多总部在那边,工作机会多;社会主义州,北欧移民,听起来就又安全又靠谱。上一届有个CD的小伙伴去了Carlson,于是又有了内部的第一手资料,准备还算是游刃有余。

可是Carlson在国内的宣传着实也不多,所以之前也没有了解太多信息。多亏了这位小伙伴(恰巧是位又热心,BG跟我又有一定相似性的小伙伴^^)

1月中旬交了材料,2月初收到面试的邀请。面试是Skype。我选在了Foster后的一周,因为想着刚好能够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做更好的准备。整个准备过程中,我一直连系的AO是Peter,隔三岔五我也会给他发封信,其实就是为了让他知道我的存在。视频通话建立后,给我面试的果然就是他!所以尽管面试过程中有一些瑕疵,他最后还是给了我offer。

Skype面试的一些注意事项: 1.一定要找一个网络好的地方,保证通话质量; 2. 摄像头要基本与眼睛平行; 3. 网络质量好的情况下,Skype其实还有优势,听不懂的时候就可以借口说网络不好要求对方重新说一遍 :)

还是要继续感谢CD在Carlson的这位小伙伴,在面试后,他还帮我写了一封reference letter,我想这封信说不定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真心谢谢他! 还好还好,马上就要成为校友了J

Merage

Merage是我当作保底的学校申请的,因为年龄比较大了,我的想法是,不管怎么样,今年都要走。结果,提交材料后发现,Merage要求学校成绩和毕业学位证明要全都收到才会进行package review。。。都已经寒假了,之前又没有开出来,我去哪搞这些东西啊?于是又写信给AO,问三月初才能寄出去了,能不能用以前的一些材料代替?AO说没关系,等三月初再说吧,我们的interview还没结束。三月初我寄出去材料,大概月底收到面试的邀请。当时我已经有了Carlson的Offer,于是没有再面。

这里的教训是一定要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一定先看好要求。保底的学校真的不如R1的时候申请了啊!

花了不少时间,写了那么多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需要咨询更多的问题,或者你对Carlson感兴趣,请小窗我,我会尽量给大家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的!

祝大家好运,offer多多!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976181-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北美MBA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13-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