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INSEAD申请总结 - 从八年前的love at first sight到今天的happy ending [2013-04-04]

[日期:2013-04-24]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juliewang417 [字体: ]

碰到个天气巨烂不能出门的清明小假期, 就敲一篇一直想敲却找不到时间敲的INSEAD申请总结, 也算是对CD的回馈吧,毕竟从考试开始至今从CD这里汲取这么多。

首先要声明这里写的很多仅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如果你不同意想拍砖可以文明的拍,但是不希望看到任何带有人身攻击的字眼以及和申请无关的砖头。

之前BG报过了,不再重复.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8443&extra=page%3D1%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30%26typeid%3D30

因为我从头到尾就只申请了INSEAD这一所学校,所以很多都是针对这所学校写的,对INSEAD不感兴趣的或者超级牛人拿INSEAD保底的可以直接跳过。

1)首先说说申请的心态:

MBA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年头没有MBA也转行转得很成功或者是职业生涯fast track的人多的去了,这年头读了顶级MBA背着一屁股债也找不到什么太象样的工作的人也多了去了,所以别要死要活的,心态放平,坦然一些,自信一些,先想通这个MBA是不是一定要读的,1年考试加申请+1年的INSEAD读书最可惜的不是那些学费而是丢失的时间成本。。。为了职业发展也好,为了experience也好,为了休息一年认识些有意思的朋友也好,想通了就去申请,给自己认真地制定计划,然后stick to it. That's it. 申请上了也罢,没申请上也罢,都不能说明什么,商学院的申请本来就是有很多运气的成分,有时就是调个diversity就把你调进去了或者调出来了。如果没成功又非读这个MBA不可就总结经验教训来年再来一次多申请几个。有了自信的心态才能无论是在essay阶段还是面试阶段都表现的比较大气。

2)然后说说INSEAD适合什么样的人:

因为它的学制太特殊,所以尽管是所好学校,但不是适合每个人的。INSEAD学制为10个月(秋天入学的)或者1年(一月入学的), 平均年龄29岁,平均工作年限5.5年,就业方向:顶级咨询+40%, corporate +35%,finance 20%不到, 还有一些创业和家族企业的。所以它特别不适合打算改行做finance的,尽管新家坡是另一个亚洲金融中心,INSEAD后来去做finance的有很多是之前背景就是finance。它也不适合年龄太小的比如只有2年多四大审计经验的。对于IB来说之前背景并不太重要,但是基本都要做个实习才给offer,而且关键是你在INSEAD碰不到太多冲着finance去的志同道合的人, 对于corporate来说雇主比较看重以前的工作经验对于实习什么的无所谓,对于顶级咨询来说实习也不是必须的,而且INSEAD有太多要去MBB的或者从MBB来的,在这样一种你周边的同学可以帮你做大量mock interview告诉你那么多MBB的内部消息的环境中,你是很容易培养咨询所需要的思维而最终撬开MBB的大门的。

从性格上来讲,能和INSEAD产生极大的chemistry的人,个人觉得应该具备几种特质:

  1. 性格外向,愿意去认识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国家的人,对异国文化有极大的好奇心,比如在跨国团队里工作的时候愿意去主动的去reach out 
  2. 有包容心,相信diversity的力量,不认为这个世界上只应该有一种价值观dominant, 不认为这个世界上只应该有一个国家的商业的practice值得学习值得效仿。Appreciate对一个问题能得到来自80多个国家的不同的答案而不是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3. 平时比较efficient, 一年要搞定北美85%的课程,基本没有什么假期,还要同时找实习找工作参加那么多club那么多stream那么多Party。。。这个可不是啥开玩笑的事,商科基础不好又比较爱慢慢学的人错误地选了INSEAD之后在里边过的很suffer的大有人在。Work hard, play even harder就是我们的文化。

3)关于考试:

GMAT最好还是要考到700分,不到700分也申请成功的人也有但是确实有点悬,过了700分就差别不大,因为欧洲学校和北美学校的录取标准不同,普遍是重工作经验轻GT轻essay。对于INSEAD来说托福105是少一分都不行,104和105是天壤之别,105和110是没区别。

GMAT 我花了2个月的时间,从7月底到9月底,所用的材料是:OG (其中sentence correction解释两遍) + GWD 10套左右+ PREP 模考2套 + 数学和阅读JJ。定下考试的日子,就以week为单位给自己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而且这个计划应该要随着你的工作的突发情况随时灵活改变,改变的规则就是prioritize, prioritize and prioritize, 比如我一开始也打算做什么狒狒逻辑,什么曼哈顿语法,最后发现由于工作的突发事件完全没有时间,所以统统砍掉,而且我个人觉得OG是最原汁原味的,所以临时决定与其去做什么曼哈顿语法还不如把OG的SC再过一遍。

小窍门之一:在职人员考试确实很辛苦,所以一定要尽可能利用所有的零碎时间,训练自己可以随时进入复习状态的能力。我买到OG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SC部分给撕下来,每天装几页放皮包里随时拿出来看,SC最适合利用零碎的时间搞定,所以最后我的SC练习几乎全部是在上海的地铁里和飞机场候机的地方之类的场所搞定的。这个同样也适用于背单词,但是我基本没有花时间去背单词,因为大学考过GRE(有幸是我们系里当年20多号人一起去考的那场黑色GRE笔考中的最高分),老俞的红宝书在大三时就翻烂了,所以单词基础在那边。

小窍门之二:每个人在一天中都是有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我选择的就是一天中我的脑子转得最快的时段去考的:下午4-8点。我也相信如果我是早上8-12点去考,我就不见得能状态那么好。

最后还是要说你的GMAT备考计划应该是属于你自己的,别人花2周搞定你不见得就能搞定,别人花半年搞不定你也不见得就搞不定,一切材料都是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JJ的话数学JJ一定要看,太重要了,好几题如果没看过不知道临场要想多久,数学也不可能从50到51。其他JJ看个人情况,我觉得我看的阅读JJ实际上对我的临场发挥有负面影响,因为总是在那边回忆JJ里的内容。另外临考前的PREP模考非常重要,个人觉得PREP的题如果没看过答案的话出来的分数应该跟最后差不多(我两次模考一次750一次760最后也就是750),所以完全可以用来作为自测的标准给自己打气。

托福我没法介绍太多经验,考得也不好,再少2分就要重考了,随便说几点

  1. 报名一定要早报,
    我的亲身教训就是9月底杀完了G才去报T,结果全国的考位都没了,本来就想着完了只能赶INSEAD的1月场了,谁知道后来神奇的淘宝居然可以帮忙代抱上了。本来以为现在托福每周都可以考根本不存在报名的问题,完全不用像我们那会儿大学时一年2次托福笔考要整夜排队领取报名表,呵呵,想不到现在出国去读本科的小朋友这么多,把位子老早就抢光了
  2. 千万不要迟到,
    考试的时候有个小朋友迟到了,在外头哇哇大哭也不让进,但是这种事情又能怪谁呢?
  3. 可以进考场稍微迟一点,前面做的慢点偷听口语的第一题和第二题,这个绝对没有问题
  4. 口语机经一定要看
  5. 南通的那个考场不错,人不多,老师也算友善,关键是考场进门要路过一片荷花池子,连带我当天的心情也很不错
  6. 三周多的时间80%的时间都在练习口语,最后口语居然只考了23分,还是在自我感觉极其良好的情况下,真是无语了,如果不是要赶ESSAY的话还是要找ETS理论一番的。所以口语的评判还是有很多主观成分的
  7. 我现在考的分对等于老托福的620+,也就是我大二时考的水平,如果托福真的能反映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感情我这10年是白活了,用英文写了那么多报告作了那么多presentation, 那英文能力基本10年没有任何提升吗?

4) Essay:

总体来说欧洲学校喜欢工作经验长的申请者,一般工作个5年6年的人其实都会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可以一边多看别人的essay一边反思自己过去经历的事情。我觉得INSEAD的essay的口味和北美的学校很不一样,都是短平快型的,对字数的要求都很严,所以像沃顿那样的长长的一篇编一个感人的故事不适合INSEAD的口味,快速地hit the point很重要,写完了之后回头自己看一下那几篇essay是不是把INSEAD要看的东西全部含在里面了比如leadership 比如cultural awareness比如team work spirit。。。写essay的过程很痛苦,因为要把过去的经历里那些欢笑啊泪水啊都一股脑儿地倒出来,那会儿11月又是工作最忙的时候,大半个月都是10点多才到家,泡上一杯清茶在静静的深夜里叩问自己的内心why MBA, why INSEAD, 笔下的那一篇篇failure, achievement无一不是在泣不成声的状态下完成的,尤其是那篇failure本来写的是fail to get that promotion I wanted so much and I truly deserved, 最后实在是哭到写不下去了,后来还是觉得写得不好在最后一周换成了一篇更对INSEAD的口味的failure, 主要写的是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过程中的一次教训。

Optional essay一定要写,学校给你的表现你的机会为什么不抓住呢。完全可以写你的别的essay没有表现出来的东西,我自己写的就是自己人生的几次选择以及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从而说明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奴役是一件何其重要的事情,凸现我自己作为一个申请人的uniqueness. 你也可以写额外的例子来凸现你的leadership的特质等等。

理科生写essay容易写的干巴巴的,最近在帮一个要申INSEAD的朋友看essay就是这种感觉,但是这玩意儿最好还是要有打动人的力量,不妨多找朋友看一下或者是专业机构改一下,用文学的手法稍微修饰一下。能找到欧美人最后修改一下当然是最好。还有一些理科的专业词汇和缩写词要少用,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别人都能理解,要尽量解释的通俗一些。

5)推荐信:

我的意见还是挑比较了解你的人来写而不是不了解你但是名气很大的人来写,比如顶头上司,如果你是和我一样整个申请是在偷偷摸摸中进行的,就找你的前上司和前同事( 或者非一个部门的和你一起做过项目的同事)来写。INSEAD那份推荐表格上的问题可真是不少,事先和推荐人沟通好写哪些事例来表现什么特质,沟通好了下笔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但是一定要提醒他们不要错过deadline. 不清楚推荐信在整体package中的比重,很多人说并不重要,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样只申请INSEAD, 那就打起精神来,高度重视申请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争取都不要出任何的差错 (比如我的essay虽然经过欧美人改过但是那天晚上就从头到尾又检查了5遍才点了submit键的)。Do your best then let it go!

6) 面试:

面经之前贴过了,不再详述。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12566&extra=page%3D1%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29%26typeid%3D29

总之气场很重要,INSEAD的校友众多,面试风格又相当不同,我的那2个校友就是风格迥异,一个步步逼近把你逼得恨不得拍案而起,一个看似亲切但是问的问题也是相当的有广度。去看CD过去两年的INSEAD的所有面试题目,该准备的常规问题都准备好,其他问题只能看临场发挥和平时积累了。总之INSEAD对于你这个人的兴趣要远远大于对于你的职业生涯的兴趣,比如有的童鞋遇到过面试就是聊天从小时候聊起,所以经常会插进来问兴趣爱好或者对生活过的国家的看法等等。另外表衷心很重要,让校友能真切地感受到你的衷心,INSEAD历年来的yield rate(接受offer的比例/发出offer的比例)都是仅次于哈佛的,所以他们很在意你是不是把它看成第一选择。

最后来说说我为什么只申请INSEAD,这所学校确实在我的心中有先入为主的地位,可以说是八年前在枫丹白露一见钟情,脑子里至今还能回想起当时最爱的经济学教授(同时也在法国的发改委任职参与法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在cafeteria里和法国小屁孩聊天时说的话:“法国很小但是这个世界很大,你们以后工作几年去读个INSEAD你才能意识到这个世界有多大,然后你们才能带领法国的大企业去替法兰西征服世界(当然他不是说得这么露骨,呵呵)”。。。而后曾经有一段时间和INSEAD感情渐渐疏远,但是在过去的2年中每到7月或者是每到12月,身边就会有一个人去了INSEAD,要么是前同学(中国人或者老外)要么是前同事要么是现同事,直到去年7月一个前同事又从法国去了INSEAD新加坡,实在是逼得我要跳起来了,这段感情才又炙烈地燃烧起来。。。再加上现在在亚太层面做久了也很想去跨国公司的总部层面看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培养一些大局观现在的公司没有这个条件满足我的要求,而INSEAD完全可以perfectly实现我不换function但是要换location的goal,以后再回亚洲的时候牌子也很硬校友势力也很强。一个MBA对我来说更多是career acceleration, 而不是career switch. 当然最关键的是INSEAD的学制只有一年,不仅性价比比较高(性价比按照我自己的计算方法我只可以接受INSEAD和IMD的),而且可以让我脱离professional world不要太久,毕竟这个社会日新月异,一年和两年差别很大。传统的2年制的MBA主要是针对培养二十来岁的初级经理人的,所以完全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现在非常期待INSEAD的经历,想象一下来自80多个国家的精英们在10个多月的时间中聚集到一个法国的过去皇家打猎的小镇上或者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上,在10个多月中一起work,debate, play, travel, 然后再飞往160多个国家工作,留下的却是一辈子可以联系的纽带,这该是怎样的magic的体验啊,难怪很多校友都说那是他们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年。。。白羊座的好奇心这么多年来驱使我睁大了眼睛不断地去看这个世界各种有意思的地方,我觉得人生需要丰富的体验才不会白来这人世间走一遭。三十年很长三十年很短,在现在这个fast -moving, always hit by big forces we cannot control的社会中订立十年八年的宏伟计划确实有点不靠谱, 但是至少给自己10个月的时间去感受不一样的人生,去那片梦想之地看看那一片不同的天空!

送上最近在看的Great by Choice这本书中的一段话与各位共勉:

Think back to 15 years ago, and consider what's happened since, the destabilizing events - in the world, in your country, in the markets, in your work, in your life-that defied all expectations. We can be astonished, confounded, shocked, stunned, delighted, or terrified, but rarely prescient. None of us can predict with certainty the twists and turns our lives will take. Life is uncertain, the future unknown. This is neither good or bad. It just is, like gravity. Yet the task remains: how to master our own fate, even so.....

祝各位好运!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829904-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欧洲MBA申请区】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36-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