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GMAT650-680-580-700-720,起伏140分,如何破解越考越低的谜思

[日期:2015-11-25] 来源:ChaseDream论坛 作者:lululuna [字体: ]

备考的时候想过很多种写心经的想说的话,来总结一下这段备考的历程,真正考完却不知道从哪儿说起。刚刚整理完书桌上的备考资料,感概自己居然用了那么多备考材料,真的是基本上能用的都用了,甚至有的反反复复用了好几遍。说这些,并不是想说题海战术有效或者其他,只是觉得在这条路上走了很多弯路,那一大叠备考资料就是一座座南墙,撞了一次又一次却总也没有回头。然而,总结来说就是学习方法有问题,好的学习方法真的很重要。

五次考试分别是
6月初 650(Q51 V26)
8月初 680(Q51 V28)
9月初 580  (Q51 V19)
10月初 700(Q50 V32:IR:6)
11月13  720 (Q51 V36,IR:8)

楼主在职狗,每天下班还要看书真的很累,而且总觉得碎片化的时间很难集中精力,考试状态起伏很大,第三次考前整晚整晚地睡不着,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差。但好在还是熬过来了,心态真的很重要,在75min内要做完41到verbal题目,要是心态不好的话很容易慌神或者读不进题。

关于心态,楼主的小tips是:

1)关掉timer,尤其是针对N战和备考时常常模拟的同学来说,其实到后来,我时间把握的相当准,基本上是(58-40-20-2)的节奏,考试的时候看timer常常引开我的注意力,而且经常忍不住去看,有时一看有几分钟的偏差,就急得不行,完全读不进题,pace完全打乱。(讲真的,考第三次的时候,我做题做的只想哭,到后半段基本读不进题);
2)不要想着依靠机经,尤其是当能力不足以驾驭机经的时候。刚开始备考,很偷懒,想着看看机经就能分数加成冲700了。机经不是不可以用,但是要用的巧,这个下面会讲到。

然后是方法,从题海里滚过来的人,最想强调的方法就是: 不要进行题海战,做题不要贪多,做完题一定要立刻分析,今日事今日毕。

对于N战的人来说,最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就是没题做,一看选项就知道答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是从版主superbat28的心经中找到答案的(戳链接superbat28: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591112-1-1.html
版主关于如何刷OG的讲解,个人认为在GMAT考试中其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OG的每一道题目都值得按照这个方法去仔细品读。
题目不在多而在于精,让你花在每一题上的时间都worth the payment吧。

最后关于N战的考友,一定要买官方的report。看看自己每一项的问题出在哪儿?让后续的准备有的放矢,也能通过N战分析出自己的备考方法是否有效,至少从report里我看出来我早期的SC备考就是一团浆糊,到第三次考试出现了天坑,第四次又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个在SC部分细讲)。屡战屡败,越战越低,极有可能是复习的方法产生了偏差。


PartI_备考资料:

考了5次的人,基本上能用的材料都用过了,prep、GWD、Manhattan mock test、manhattan forum(论坛)、free+购买版的gmat prep等等;在选用备考材料之前,在CD做过详细的reserach,经过最后验证,个人觉得比较好的备考资料有:

(1)OG:
毫无疑问,很多大牛都通过刷OG的方法摸到了GMAT的核心,OG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2)prep系列:
1.prep2012 (这个比较新,SC/RC带解释,很好用)
下载地址: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 ... ghlight=prep%2B2012
2.prep07/08,CD大牛们都整理了完整的SC笔记,内容很完备
下载地址: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 ... 08&highlight=prep07
(3)Manhattan SC+manhattan网站:https://www.manhattanprep.com/gmat/forums/
SC值得好好读,基本上SC就靠它了
(4)关于GWD,由于没有官方答案,所以有时一些争议题处于无主状态,遇到的话不建议纠结。
(5)Mahattan Mock Test  25$/year, 6次模拟考试,可以reset重新使用。
题目有模仿 官方题目的痕迹,总体觉得偏难一点,如果是N战没题做了可以采用一下。
(6)free 模考软件+购买版test pack
看到CD上有一些帖子说购买版不值得买,没有新题。我也是实在题做到空了,没办法去买的。
我个人觉得还是很值得购买的,尤其是SC,几乎没有遇到做过的题,题目比较新,不存在做的题全部重复,模考分数也值得参考。比free的有参考性一小点。
7)KM网用来做题还可以,但是千万不要迷信上面的解释,有的解释个人认为不正确;题目的解释建议还是在Manhattan上查找RON的解释,非常靠谱。


Part2_逐项备考策略:

一、SC

CD名言”得SC者得天下“,此言非虚。历次考试过后,仍然觉得这是至理名言,值得奉为圭臬。根据enhanced report,前三次考试SC稳定地徘徊在 20~45% precentile,但第一次上700的时候,SC已经接近80%的percentile,事实上,真正能提高GMAT实力部分,实现分数质的飞跃的是SC。三战之后,一度有点崩溃,因为自我感觉能遇到的题型基本都遇到了,当时手里的题目已经反反复复做到基本95%的正确率,每一题也花了很长时间去总结,上Mahattan forum找RON的解释,在CD提问,这些我都做了,而三战SC的 20%percentile,还是狠狠地给了我一巴掌。痛定思痛之后,我觉得问题的根源在于不系统,总结了一堆零散的rules.

例如:
with结构
verbing
动词>名词
....
零散的rules问题在哪儿?在于不系统,遇到简单题还能做,遇到难题,涉及的point一多就开始抓瞎,在一堆零散的rules里面徘徊。常见的问题就是,在考场上,觉得题目不熟悉,总是纠结在2~3个疑似选项里,难以自拔。耗费时间不说,最后多半也是做错。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答案还是在Mahattan SC里,个人总结觉得比较重要的是:

1)理解这本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确定句子中每一个部分在句子的作用,它是主谓宾主干成分,还是修饰语、副词,必须学会区分,然后再去判断句子的正确性(比如主谓宾是否一致,逻辑意思是否搭配,修饰语位置是否合理,修饰是否有效,对比是否合理等等)。

这里我举个栗子,
prep07_SC2_1. (24163-!-item-!-188;#058&001054)

Since the start of the space age, moreand more littering has occurred in orbits near Earth, often because theintentional discarding of lens caps, packing material, fuel tanks, and payloadcovers.

(A) more and more littering hasoccurred in orbits near Earth, often because

(B) orbits near Earth have become moreand more littered, often from

(C) orbits near Earth became litteredmore and more, often resulting from

(D) there have been more and morelittering of orbits near Earth, often because of

(E) there had been littering more andmore of orbits near Earth, often with

OA: B

首先根据“时态”,排掉C/E; 再根据“主谓一致”,排掉D;这题我是徘徊在A/B中间,最后出于对because的偏好,最终选了A;

A有哪些问题, 1) more and more +复数名词, 所以littering不对; 2)because后面应该加句子,加名词不对;

我为什么纠结B,2)因为from在表达因果上不如because好;2)因为改变了语态,把主动变成了被动;

但是破题的关键是什么:还是句子成分中每个词的词性, because后面加从句,如果直接加名词,句子就不完整,属于必错的项目:句子结构。

所以B尽管那么好,但是没有结构性错误,而A的错误都是结构性错误。

总的来说我觉得,例如:
句子结构/平行,发生错误是大错;
代词错误靠后考虑,在有平行错误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平行错误。
....
这个要扩开来说比较复杂,得另开一帖。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就是刚开始不会错的题目,随着复习的深入,在总结了一堆规则之后,反而开始犹豫,甚至做错。这其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可能您和我一样在总结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复习到五战之后,总体的感觉是,GMAT语法其实不难,难在它只给了题目,没有规律。而我们从这一堆题目中总结规律的过程中,难免产生偏差,毕竟从逻辑上来说,从个别题目中总结规律,本身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那么我们该怎么办?难道不总结吗?当然不是,是通过联系题目与题目的相同点,来不断完善自己总结的的规律,让它更具有普适性。
             
2)通过刷OG(superbat28的方法),去找到那些自己觉得有矛盾的点,然后去确定考点的优先性。GMAT题目做多了之后,会发现考点的正确性并不绝对。

举个栗子,两题均来自prep07_SC1:

52.   (27251-!-item-!-188;#058&003145)
In addition to her work on the Miocene hominid fossil record, Mary Leakey contributed to archaeology with her discovery of 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hominid activity and painstakingly documenting East African cave paintings.
(A) Leakey contributed to archaeology with her discovery of 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hominid activity and painstakingly documenting
(B) Leakey contributed to archaeology by her discovery of 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hominid activity and by painstakingly documenting
(C) Leakey was a contributor to archaeology with her discovery of 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hominid activity and with her painstaking documentation of
(D) Leakey's contributions to archaeology include her discovery of 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hominid activity and her painstaking documentation of
(E) Leakey's contributions to archaeology include discovering 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hominid activity and painstaking documentation of
OA: D

129. (31370-!-item-!-188;#058&004475)

In addition to her work on the Miocene hominidfossil record, Mary Leakey contributed to archaeology through her discoveryof 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hominid activity and through her painstakingdocumentation of East African cave paintings.

(A) Mary Leakey contributed to archaeologythrough her discovery of 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hominid activity andthrough her painstaking documentation of

(B) Mary Leakey contributed to archaeology byher discovery of 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hominid activity andpainstakingly documenting

(C) Mary Leakey was a contributor toarchaeology by discovering 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hominid activity andwith her painstaking documentation of

(D) Mary Leakey's contributions to archaeologyinclude her discovery of 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hominid activity andpainstakingly documenting

(E) Mary Leakey's contributions to archaeologyinclude her discovering 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hominid activity andpainstaking documentation of

OA:A
         
这两题的题干基本相同,个人认为破题的关键点在于平行,名词discovery和名词documentation的平行。通过平行,52题可以排除错误选项ABE; 129题可以排除BCDE;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犯一个错误就是”介词短语在句首,和主语搭配的问题“,当时我觉得129题主语和In addition to不搭配,而且是在先完成了52题的基础上做的,所以就选错了。

回头再看这道题,结合我刷OG时候得出的题感,觉得平行在gmat里面是 最优先的rule之一,几乎没有哪道题目违反了平性原则,但是正确选项却选了它。

综上,加深了我觉得 ”Parallel"这个rule是最优先的,通过这两道题的比较完善了这个总结出来的语法规则。

这个过程是在刷了大量题目基础上完成的,不断总结和完善自己的toolsets。具体方法来自版主babybearmm的心经(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739174-1-1.html),baby姐堪称CD大神,这篇心经我读了不下10遍,每一次读完都有新的感触,所以前来效法前辈,回馈CD。

二、CR

我的CR一直特别不稳定,整体上来说,我感觉还是要经常练,保证每天至少10题的手感,当然昨晚必须分析。
 个人觉得用的方法来自:(按我使用的时间顺序)

1、SDCAR2010的逻辑系列帖子“【逻辑入门】(一)~(十七)”,是很好的帖子,在我早期复习抓瞎阶段充当了指路明灯:
搜索“用户” :SDCAR2010----点进去,在“主题数”下可以看到所有的17个帖子,下面附前两个帖子的链接
(一)、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563491-1-1.html(二)、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564066-1-1.html

2、CR bieble
每一个题型都讲得很细,我举得“因果型 ”这一章讲的特别好,有时间的同学建议细细研读。

3、superbat28的帖子里讲的方法,尤其是关于CR分类的方法,简直不能更棒,相较于传统的“支持/削弱/前提/假设”等等的分类法,我觉得他的分类法,能更好地帮我去感受GMAC喜欢的正确选项的样子,是的,正确选项是有着相似的模样的,随着刷题的深入,这个可以清晰地感知。

直接把前人珠玉粘贴在此,

大类:

(一)因果型
加强方向:无因无果、作用于逻辑链的加强
削弱方向:有因无果、无因有果、他因、因果倒置、coincidence

(二)  非因果型
削弱 加强/假设
总类:非因果型结论 前提推不出结论来 前提一定能推出结论 or 前提推不出结论的情况不存在
类型1:前提→结论型 前提推不出结论来 前提一定能推出结论 or 前提推不出结论的情况不存在
类型2:措施→目的型 措施达不到目的 措施一定能达到目的 or 措施达不到目的的情况不存在
类型3:二者比较型(假设结论是A比B省钱) A没有B省钱 A一定比B省钱 or A比B花钱多的情况不存在
类型4:二者类比型 A和B从本质上不同 A和B真的想同 or A和B不同的情况不存在
 
三、RC

阅读我一直是采用通篇的读的方法,但是怎么读这个问题,我觉得挺关键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了解每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读完每一句,停下来想一想,它是什么意思?然后搭出文章的结构。这个过程刚开始的时候,是有一些耗时的,可能平时读很快的文章,会因为思考该句在文中的作用而慢下来。但一定要坚持,差不多累计一定的量之后(我大概用了两周左右的时间,每天3~4篇,做题+分析结构),看到每个句子,基本上就能条件反射地知道它在文章的作用。读文章的感觉就是"...嗯,这是观点...嗯,这句是论据....but,这一句是反驳观点...紧着的这句是反驳论据....嗯,Moreover,这句是反驳论据2......"这样一个“抑扬顿挫”的感觉(step1),然后就可以很自然的搭起文章的结构。   
拿本月我考到的阅读为例,以下是我回忆的几经,基本还原了文章接近80%的内容:

第一篇:navajo(纳瓦霍)女人地位和经济发展那篇
P1:现象:随着livestock reduction,农业社会的衰落,wage labor的地位变高。
P2:传统观点: 在 flagstaff这个地方,随着手工业的衰落,女性的地位下降了。反驳观点:其实不是这样的,不同女人之间的地位两级分化了(有一个polarization 两极化这样一个词)。
论据:受过教育的女性,地位比较高,收入状况也很好; 但是那些occupy low pay的工作的女性状况就比较差,地位较低。
结论: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的衰落,带来的是女性社会阶级的巨大变化。

这样一来,文章的结构就是:现象--传统观点--反驳观点--反驳理由--结论。
好处有:
1)在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基础上,那么我们在做细节题的时候,就特别好定位,便于提高做题速度。例如题目问”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这句在文中第二小节,反驳观点和文章结论都反映了作者观点,即 ”农业的衰落,带来的是女性社会阶级的两极化“。细节题做不出来,无非两种情况,句意不理解(这个需要背单词和学习长难句的阅读)和 定位不准确,文章结构搭建法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快速定位。
2)因为知道每个句子的作用,那么我们在做到主旨题/某句在文中的作用时就特别有把握。例如题目问”作者说受教育的女性地位比较高,这句的function是什么?", 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这句在文中第二小节,反驳观点之后,作为反驳论据支持反驳观点,做题目更加清晰准确。

最后讲一下怎么读,在掌握了”抑扬顿挫“法之后,其实整体对文章的理解会越来越清晰,就可以开始有取舍地读文章,我称它为”详略法“。不知道大家有木有一个感觉,就是一般文章的核心是它的观点,论据辅佐/佐证观点。所以,在读文章的时候,我会倾向于有详有略地去读。文章的观点,一定要细读,一遍读不懂可以再读一遍;而文章的论据,在第一遍顺读文章的时候,不要太过纠结细节。以上文的几经为例,关于P2提到的”educated妇女/low pay妇女“,第一遍读只要知道这两类人是作为论据支持”反驳观点“,他们具体如何,是不需要在第一遍读/或者笔记中记下来的,因为如果不考针对这部分的细节题/推断题,知道这个例子的细节是完全没有用的。

总的来说,以上就是备考阅读的方法,这是在总结了前人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小安阅读法/悠悠阅读法其实讲的也就是这个理。总体感觉,我认为是应该去实践CD上好的方法,其实好的方法都大同小异,只有自己静下心来去看去理解去应用,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用。


Part3_N战专属:

 .....我缓缓再更

--------------------------------------

原文引自: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228509-1-1.html

参与讨论及查看更多的相关文章请访问【走出GMAT困境】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34-1.html

打印 | 录入:steven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活动日历
{{item.event_geo.name}}

{{item.subject}}

<< 查看更多 >>